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丽平
“我这一辈子因为工作使然,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用余下时间,继续做科研,跟年轻人多交流。”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原所长刘守全回忆,“为祖国健康地爬五十年崇山峻岭”当年入学时学校的标语一直勉励着他,回望来路,从事地质工作50年来其中40年从事了海洋地质工作,前十年崇山峻岭,后四十年乘风破浪,“应该也算完成了学校的期望,这也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从“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到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国家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单位;从只能租船出海到驾驶着自己的科考船到全球海洋驰骋;从研究成果一无所有到现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刘守全见证了这所国家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41年的发展历程。
年刘守全(右一)参加野外考察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发展是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沧海桑田变化的缩影,而投身到这一事业中让他深感荣幸。虽然已退休14年,但他仍愿意为科学研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如他所说,“老年人活的是一种心态,要学会自得其乐”,他就是把科学研究当作一生的事业,并从中体会的快乐。
戴着草帽穿着连体防水衣
年过七旬仍参加野外考察
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大潮诞生的海洋地质研究所走过了41年的发展历程,这41年间也始终能见到刘守全奋斗不息的身影。
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科研之心历久弥坚,作为海洋地质研究所的老所长,刘守全曾主持海地所工作达15年,是历任所长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对海洋地质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使得他即使退休了仍有不舍,参与立项咨询和成果评审验收是他为科研工作贡献智力的常态。海地所也依然为他保留着办公室,尽管不会是每天都来,但经常来则是一定的。
10月21日,在其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刘守全,他体型微胖、满头白发,虽然已是76岁的老人了,但依然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说到兴起时还会手舞足蹈,谈到科研工作更是眉飞色舞。
他每天的工作也排得井井有条,在办公室的门上挂着一个挂历,每页上都标注着当天要做的事情;办公桌上一个泛黄的记事本也详细记录每一次的具体安排,时间、项目内容、联系人等等。在项目评审比较集中的时候,会连续几天进行会审。即使今年疫情期间也安排了必须的评审和研讨。
刘守全一直住在海地所宿舍,宿舍离单位步行5分钟,他每天的行程就是单位和家两点一线。一周五天,白天在单位的时间会多于在家的时间。“在家我会做做家务,拖拖地板,帮忙做饭;年轻时太忙了,老伴受累了,现在补偿补偿,也当做锻炼身体了,哈哈。”刘守全笑得很开心。
与刘守全共事10年的窦衍光是海洋地质研所的研究员,“我来所里时刘所已经退休了,由于他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评审专家,在海岸带地质调查、基础地质调查、水合物地质勘查等方面非常有权威,所以就一直留在所里,作为我们的‘智囊’,也是我们所的一个‘宝贝’。”窦衍光说。
研究海岸带环境变迁的张道来对刘守全躬身科研的热情印象深刻。
“前年8月份,我们一起到浙江温州乐清湾西门岛,考察人工引种红树林对当地滨海环境的影响。”张道来回忆,他们需要穿着橡胶防水连体衣进入到红树林湿地内,当时天气炎热,淤泥没过小腿,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但刘守全丝毫没有退缩,戴着草帽、穿着连体衣,采集海泥样品、现场观测,在淤泥里一站就是2个小时,豆大的汗珠挂满额头,等到上到岸边时早已汗流浃背。
上岸后,他们还需要绕着西门岛走一圈,岛上杂草丛生、崎岖不平,“有时候我们要拉他一把,他还不用,他的体力真的很棒。”张道来说,刘所对科研那是发自肺腑的热爱。
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岛上的生活环境也比较艰苦,为了方便,他们在附近找了便宜的旅馆,“吃的也随便对付两口,有时自己带点面包咸鸭蛋,或者让渔民为我们做点。”张道来说,在野外考察的3天,刘守全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但依然自得其乐。
“像这样的野外考察,刘所长每年估计也有近10次。”张道来说这对他们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结缘青岛服务青岛
开展青岛市首次系统性地下空间大扫描
在他办公室内,有一个本崭新的图集——《青岛市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这项在今年9月底刚刚完成成果移交的项目,是由青岛海洋地质所和青岛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合作历时三年完成的全市首次系统性地下空间大扫描;也是目前青岛市系统性最强、内容最全、精度最高的地质调查工作。在水土环境、地下空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三维地质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显著成果,为青岛市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空间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刘守全作为项目的咨询专家,多次参与项目的立项评审、现场验收、质量检查、成果验收等工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窦衍光介绍,由于项目范围广、历时久,对体力、精力都是不小的考验,但刘守全对近百次的审核依然认真细心、不遗余力。
从众多的成果可以看出,作为中央驻青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除了承担国家的任务之外,还积极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大到城市公共建设,如跨海大桥工程、海地隧道工程、煤制气二期工程的地质勘察,小到居民小区的地质调查,其基础勘察和评价工作,都有我们的贡献。我们既与青岛结缘,就要热爱青岛,建设青岛。”刘守全说。
“以跨海大桥为例,其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地质勘察的各种资料来做,在多深是什么样的岩石,是软地层还是硬地层,岩石的透水性、稳定性如何、承载力多大等等,这些数据都是设计部门设计的依据。”刘守全回忆,当时经过两个多月的勘测,海地所的调查团队提交了勘察报告,设计部门根据他们提供的地质资料以及水动力条件和交通等因素,对原来所做的跨海大桥的预先设计路线位置作了适当调整,形成了现在的路线。
类似的情况在胶州湾第二条海底隧道的勘察设计中也发生过。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员窦衍光回忆,在年胶州湾海底钻探到关键层位时,刘守全冒着风浪陪同项目组坐摆渡船到钻探船上,由于摆渡船到大船需爬一段缆绳,刘守全在如此高龄的条件下客服困难毅然登上钻探船,这令参与项目的所有人都感动和钦佩。
奋斗是传承的精髓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都是奋斗的结果
“十年饮冰,不凉热血”,这是刘守全近半个世纪科研工作的写照,也是今年9月11日他为海洋地质研究所新入职员工和新进所的研究生做报告的题目。作为经历过海地所恢复重建全过程的领军人物,每年新入职的职工和新进研究生的“开学第一课”的任务势必就落在了刘守全肩上。
说到这里,刘守全说,正因为他伴随着海地所的风雨历程,所以对海地所感情至深,知道来时路才更懂珍惜,这也是他想向新的科研人员传递的思想。
说着,他指着一张老照片,“这是我们所重建后第4年的照片,你看,年也还只有这一栋主楼,周围还是一片麦地。”这张照片是刘守全办公桌上一本泛黄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大事记里的照片,这本大事记一直放在他桌上,他会时常翻看。
虽已至耄耋之年,但刘守全投身科研的热情历久弥坚
凭借着对科研事业的热忱和执着,他们逐渐将这60亩的庄稼地从“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境况发展成为现在有多位职工、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并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主力军。
在今年新员工入职大会上,听了刘守全报告的吴彤对他印象深刻。“整个报道近2个小时,刘所全程站着做报告,他精力旺盛、慷慨激昂。”吴彤说,他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勉励新人,这样的话语以前从课本上看到只能理解字面意思,但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口中说出,顿时感觉振聋发聩,让他们深受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吴彤说。
老年生活自得其乐
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刘守全说,刚上大学时,教学楼就有一个横幅上面写着“为祖国健康地爬五十年崇山峻岭”,现在回想起来,从事地质工作50年来其中40年从事了海洋地质工作,前十年崇山峻岭,后四十年乘风破浪,应该也算完成了学校的期望,这也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我这一辈子因为工作的性质使然,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用余下的时间,把我的感悟总结一下跟年轻人交流交流。一个人能够被别人需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跟年轻人打交道,自己也感受到活力,也能学到很多新东西,因为我们坚信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人一辈子干一件事,并且能把这件事干得还比较好,这是一件很牛的事。”刘守全说。
“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虽然奋斗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奋斗,一定与成功无缘。惟奋斗者才有未来。”他也希望用这句话勉励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