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端”直播、到线上开课、去平台“出摊”、用自媒体传承……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非遗传播和实践活动的影响,让山东手造、非遗在后疫情时代迎来新的火爆,十笏园文化街区充分利用非遗空间积极拓宽运营思路、创新营销方式,探索非遗实践多元化,在疫情期间筹备开启云直播活动,通过在线表演、云上研学、互动授课、直播销售等,让封闭在家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逛非遗、买手造、学技艺,丰富群众疫情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保持手造文化、非遗的活力,为疫情后十笏园文化街区的快速复苏,重振潍坊旅游市场,释放旅游消费活力打好了基础,为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助力。
探索多元化传承渠道让危机变机遇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其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发展新路径,积极依托十笏园非遗空间,努力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非遗研学、传习活动余场,累计接待游客、市民、学生等20万余人,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友人
Qingdao文旅交流体验行、国际大学创新联盟、全国网络媒体潍坊行、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研学团等社会团体前来学习体验。成为开展非遗研学、非遗主题旅游、非遗教育培训的天然场所,也成为了人们亲近艺术、沉浸历史的人文殿堂。年至今,街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汇聚文化力量疫后快速复苏
在疫情期间,十笏园文化街区与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了工艺大师创作抗疫作品的活动。疫情之后的五一小长假,十笏园文化街区联合潍城区委宣传部、潍城区各街道、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等单位举办了“山东手造抗疫作品展”活动,用摄影作品、书法、面塑、剪纸、烙画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讲述抗击疫情中所涌现的感人事迹和英勇壮举,充分展示了全市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以雷霆万钧之力,抗击疫情的一个个精彩瞬间。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传播了正能量,鼓舞市民的精气神,也为街区在疫情之后的快速复苏,带来了人气,引来了客流。人们纷纷走进非遗空间,通过参与制作花灯、风筝、年画、面塑等非遗项目,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切身感受到传统非遗技艺的魅力所在。
疫后小长假央视聚焦点赞
十笏园文化街区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严峻考验中,快速主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人们封闭在家闲暇时间多的特点,通过网络打开传播渠道,让“疫情危机”变成了“疫情机遇”,让山东手造、非遗在疫情期间持续火爆。疫情之后又快速推进复工复产,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富含着潍坊特色的“山东手造”产品和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走进生活、融入时代,也真正将文化融入旅游,让人们游有所得。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各地区、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可,并在全国众多节庆活动中脱颖而出。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栏目,在对全国五一假期旅游活动进行总结时,以“老市集新活力:非遗工坊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为题向全国人民分享了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的手造文化、非遗技艺,进一步展示了潍坊文旅的新活力、新动力。
立足市场需求开发文创产品
十笏园文化街区从用户和市场需求出发,用不断迭代创新的体验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户、触动用户内心情感。运用创意思维,把特定的文化元素转化成设计元素,融入产品、渗透到生活。以潍坊城市地标、风筝、年画等经典符号为主题,创作出既有传统文化基因又融合当下生活美学的作品,实现文化与市场的对接。目前,入住十笏园非遗空间的潍物文创馆已开发出26个产品系列,共计多款单品,且近百个IP形象已注册版权。在创作研发的过程中,跟许多手工艺人有深度合作,链接并反哺近百位传统手工艺人。由他们设计制作的《年虎虎生威挂历》,也让人眼前一亮,作品将传统年画中的人物融入到冬奥会运动项目中,成为展示潍坊特色的文化礼物,并在中国驻老挝、日本、韩国大使馆使用。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从保护传承到创新发展,从展示体验到传播推广,从互动交流到研学培训,从融合发展到文化消费,将继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深挖人文历史资源,不断创新理念,推动非遗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为提升群众获得感、高品质城市发展贡献更多的文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