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pf/a_11978654.html
西安凌华
近期世界杯热度居高不下,热火的顶流赛事引发球迷热议,而我应东仪好兄弟张翀的邀请,12月3日周六乘坐他的顺风车到秦镇,观赏他们团队拍摄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杨氏木杆秤。
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两三年基本上就没有安排周边游了,此次也算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的秦镇,是关中地区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工厂团委组织活动曾经来过一趟的,那还得说是九几年的时候了。清晨七八点钟的路上非常顺畅,张翀一边开车,一边简单闲聊着情况。他们近期积极配合宣传,会陆续拍摄一些非遗项目,制作成相应的专题片子。前几天刚刚拍摄完成关中黄酒的,按照事先预约,今天是秦镇上有名的杨家秤铺木杆秤的制作技艺。“杨记秤铺”是秦镇祖传的老铺子,在老街上,由曾祖父杨叙伦创办于清朝光绪年间。开设秤铺以来,杨家几代人父子相传,一直以钉秤为生。秦镇集市上和方圆几十里的商铺里用的杆秤,大都出自杨氏之手。现在的杨卫斌,是杨氏木杆秤第四代传承人,从小受家庭环境熏陶和影响,对杆秤制作有着极大的兴趣。从年起,杨卫斌便跟着父亲开始学习制秤。在年6月,经过申请,成功地将陕西秦镇杨氏木杆秤入选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刚进入镇子,张翀找一空地,麻利地操作无人机升空。我是平生第一回近距离见航拍,从取景窗查看,也算蔚为壮观。车旁随便询问了一位经过的路人,向前一左拐就顺利找到了铺子。铺面不大,门朝北开,红木板底描金字“秦镇杨氏木杆秤”倒是很醒目。杨卫斌“杨掌柜”把我们迎进店内,才是别有洞天,一下子体验出秤铺的特点来。迎面墙上“秤心如意”四个大字,正下方摆放着近三米长,能称三百公斤的“秤王”。东边墙面张贴木杆秤简介和制作流程,悬挂着大大小小的杆秤,最小的秤杆仅十几厘米长,却可以精确到克数。下方是各种秤砣和校准砝码。这些制作精良的杆秤,见证了一个家族恪守的百年老字号“信”之魂。保存完好的大红字的“户县秦渡衡器修造服务部”招牌,以及“奖给在八二年度衡器修造中质量可靠计量准确的秦渡衡器修造服务部”的奖状,更具有时代意义。
西边两组展柜,靠门口的一个柜子分几层,由上至下摆放的是锯截好的楠木段,刨成型、安装“叨子”、钉星花的秤杆,成品盘子秤,以及金属杆盘子秤等。要做一杆好秤,就要先从选材开始,做秤选用的木杆较为挑剔,需要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杨掌柜”指着介绍,我们杨家的杆秤大多是用的纹路好、密度大的黄楠木制作,而且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选后的材料经阴干一段时间才能使用。在刨秤杆时,先凭个人的经验刨圆、达到合适的尺寸,再将毛刺处清理干净,对秤杆进行初步的打光,然后依据所要做杆秤的衡量要求,用锯截成适当的长度。我手捻一根经凿、刨的处理后,变成了笔直的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摸着打磨得又光又滑,“从这一点看,你绝对也可称得上是一位好的木匠了。”
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秤作为衡器,量的是斤两,称的是良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品行技艺,被誉为中华民族古老智慧和古代科技的活态见证物。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民间传说也是有很多,一说是鲁班利用杠杆原理制作出来的,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要不然大家常说“半斤八两”。民间对秤上的星花更有说法,无论做什么生意若少给了,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所以就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就是的,秤上不讹人,”我说,“面对秤压得低的,也有的人开玩笑指责老板,秤秤好,小心秤砣砸了脚面子。”我们边欣赏边询问,其余三位同事和此番非遗项目宣传片带队人王小龙老师陆续赶到,立即连接设备,架设灯光,积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店铺里外忙碌起来。
我随一位年轻帅气的八零后摄像师陈星去拍街景。九点多的老街道上,还有些许寒意,人寥寥无几,开门的店铺也是三三两两。拐角处有一家店面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二三十斤重的大刀把一沓子的米皮逐张切成细条。在老南街吕记门口已经排起了几人的队,三份五份的报着,老板熟练地抓起一把皮子,拌上特制的辣椒油、醋和盐,加上芹菜丁和豆芽、黄瓜丝等小菜,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拎袋子回家食用了。长期以来,在关中地区流传着“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秦镇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我们上前搭讪了几句,85年开的,37年的老店了,这可谓“米皮白如雪,红油辣似血”,比起西安的凉皮,的确量大味纯正。
在凉皮的发源地秦镇,除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凉皮外,还有一种常常排队的小吃,那就是秦镇小油糕,五毛钱一个,尤其以老南街胖大娟家的人最多,黄盆盆里的糖馅,内容看着不少,摄像师陈星问一下老板都有啥,说有核桃、花生、黑白芝麻、瓜子仁等,和红糖拌在一起。他好奇地买了四个,分我两个尝尝,小油糕刚出锅,果不其然口感才是最好的。
我俩街上转转,接连近景拍了百年淳真炒货店,辣子、麻鞋摊,以及调料行,大多卖的是凉皮专用调料。没想到,还碰到一家开门的书店,门口的绳子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等中国五位领导人、二十大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像的挂历等,铺板子上摆放着民俗书、多款新年台历。想一想,时间挺快呀,在疫情断断续续的陪伴下,悄然间再有一个多月就该过年了。
等我们回到店里,这边详细拍摄木杆秤制作技艺,接下来的便是精细的活计,制定重量刻度。如此看来,秤匠也需略懂得物理、数学,否则定刻度时颇费力。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杨卫斌左手食指不停地轻轻拨动秤砣,当木杆处于平衡时,用画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这道记号就叫定盘星,其余便按此推断重量。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里必须得极度认真,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杨卫斌说道。钉星花按照上一步骤所标记的位置用皮带手钻钻出每个小花点,杆秤上密密麻麻地出现了各种记号,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在钻洞中以细铜丝嵌插而后割断、锤实、锉平,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一枝承受15公斤的秤要钻近个眼,这道程序很需要耐心,稍不注意就会戳穿木杆而报废。
根据镜头的需要,两名摄像师时而弯腰俯身,时而半蹲半跪,重新调整灯光和取景角度,把有的程序细节多次拍摄。在这过程中,杨卫斌一边积极配合,一边抽空聊着,杆秤是最古老的衡量工具,映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这更体现了杆秤在民间深厚的情感基础。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经济政策放宽、结构调整搞活,市场贸易蓬勃开展,带动了小商小贩增多。而他们喜欢用携带方便的杆秤,或别在腰间或放于笼篓之间、货物之上,待买卖来时随手一握秤杆,挂好秤砣,栓好秤盘,架势搭上之后生意也就做成了。我们杆秤的需求量也随着改革开放的风潮而热了起来。
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杆秤比起电子秤更具人情味,买卖中,卖家满脸笑容喊一声“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也觉得确实得了很大实惠,更是满心欢喜的付钱。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杆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定原则下的往来人情,不同于外国硬性原则下的精准计算,更像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木杆秤是一根既巧妙又轻便的神奇木杆,制作杆秤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极其精细严谨的手工活,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规矩和制作技巧,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杨卫斌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在秤铺里,都用祖传的专用工具进行手工制作,爷爷留下的那张古老的工作台,至今已经陪伴了他30年,也记录了杆秤的兴衰沉浮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打磨杆秤,岁月也在打磨中逝去,手艺也在打磨中消失。如今,懂这行与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少,这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授徒弟所需时间较长,青年人多愿外出打工而无意学习这门技艺。无徒可招,只能靠自己单一的家族方式脆弱传承,自己的两个女孩也不愿从事这门行业,手艺也就快失传了。做一杆小秤往往需要花费一整天的功夫,而大秤则需要三、四天时间。制作杆秤投入精力大,量小却卖不出去,卖出去了利润甚低。杨卫斌也在与同为非遗传承人的王小龙老师,以及我们探讨,它的诞生凝聚了炎黄子孙的智慧和血汗,反映了文明古国商贸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民的心中的地位远超其作用价值。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事物也将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电子秤等先进现代衡器“强势”占领市场,则预示着杆秤已渐趋淘汰,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民族的符号。
传承发展,一项值得坚守的传统技艺,为了让这门手艺不失传,让年轻人熟知,杨卫斌经常在秤铺门口、进校园,以及非遗活动现场,讲述木杆秤的发展史,手把手的传授木杆秤的使用和制作方法,让古老技艺绽放神奇魅力。在店铺里,专门有一个柜子展示的是带不同样式基座的木杆秤。木杆秤在生活中不仅作为日常衡器,更是吉祥尺度。古时结婚时用秤挑起盖头,寓意着称心如意。每逢过年,用红纸卷贴于杆秤的头上,以保财气兴旺。秤杆形状像龙,被人们当作吉祥物供奉于正间堂内,用于镇邪。搬新房时买一把木杆秤,寓意着家庭平安和精打细算过日子。因此杨卫斌他还推陈出新,创作出了礼品秤、24节气秤、“吉祥尺”和“传家三宝”(尺、斗、秤)等新产品,用传统手艺寄托祝福,让木杆秤更精致、更美观,拓展了木杆秤的新功能,从而也让手工杆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果非遗会说话——天地之间有杆秤,“一头挑起人间烟火,一头挑起天地良心”。千百年来,凡在市井烟火之处,熙熙攘攘,老百姓们互相交换着有无,一切热闹喧哗同时又秩序井然,木杆秤便是挑起这世间公道的天地良心。走在老街,细细聆听每片落叶的柔柔声音,那是来自冬天最美的声音,从光阴深处带着喜悦而来。不挥霍,不虚度,不遗憾,不抱怨,去繁就简,让眼前的每一天都温暖如春。光景的流逝,草木的荣枯,那是时光深处的另一种从容,另一种淡定,无需叹息,无需刻意,正如此刻的暖阳,就是一种生命最美的享受,透着恬淡馨醉的芬芳。
年12月10日夜
於东仪临雨轩
作者简介:凌华,喜欢阅读各类书籍,爱好诗歌、小说、散文。就职于国营企业,多家报刊的通讯员,文章经常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