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县委大院》的口碑发酵,剧作的收视率也在不断飙升,从原本的1.7%达到了目前的1.8%,如果接下来《县委大院》能够保持这样的收视水平,有望成为今年的年度剧王。
《县委大院》塑造的人物形象让人觉得十分真实,故事也都是贴近生活实际的,真正将百姓民生的问题搬上了荧幕。但相比起这些,更让人惊艳的是这部剧中的多处细节,用放大镜看《县委大院》,被抠到极致的细节震撼了,比剧情还要绝!
一,两位县长的对话这部剧作一开场,不是让男主角梅晓歌直接展开工作,而是将他与另一位县长曹立新的对话,为剧作铺开剧情。
这处对话的作用不单单是让大家知晓光明县的问题有多么棘手,同时也通过这段对话让大家感受到了体制内工作的人,说话究竟有多么严谨,并且也将两位县长的性格交代的清清楚楚。
比如曹立新,一开始就把光明县的问题全部摆了出来,尤其是最严重的虚报产值的问题,他更是特意强调了一下,可见他没有把梅晓歌当外人,而是真正把他当好朋友,将自己了解到的实情都告知对方。
梅晓歌的回答堪称高情商,他将上一任县长这么做的原因总结为前面的人扔了烟头,烫了后面人的脚,既没有直接怪责原来的县长,也没有刻意的抬高自己,说完之后他又告诉曹立新,事情再大还要吃饭,显然是个做事不急不徐,很有条理的人。
而曹立新在说完了所有的困境后,又给梅晓歌来了一句对他来说都不是事儿,这既是给对方打气,也是高情商的体现,毕竟说了那么多的麻烦,如果没有这一句,就很像大早上起来专门给梅晓歌添堵。
二,送水工小曾《县委大院》对细节的把控,也体现在边缘化的小角色身上,同样是尽可能的做到了极致。比如包贝尔饰演的送水工小曾,从目前的剧情来看,主要作用就是给县委大院送水,初亮相时与刚到县委大院报到的林志为一起。两人同时出现,林志为还看了小曾一眼。
小曾扛水的姿势很专业,不像一般人换水,都是把桶抱上去,他是直接扛在了肩膀上,一看就是这项工作干的久了,知道怎么更省力气,并且扛着水还能一路小跑。一来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来则体现出了人物的熟练程度。
林志为到了办公室待了短短几分钟,小曾就扛着水到了门口,时间差掌握的刚刚好。而在小曾换水的时候,近镜头下还能清晰的看到他额头上的汗,给人一种真刀真枪的干,绝不作假的真实感。
包括后续他搬水桶上车时,脖子上搭着毛巾的小曾,脸上的汗也是哗哗往下淌,衣服都有浸湿的痕迹,也是相当细节了。
三,郑三与交警的对话在剧中郑三这一角色出场时间较多,因为他是拆迁的主要负责人和开发商,自然要与许多基层干部们打交道。光是通过他的车牌号,就能看出郑三在光明县不是个一般人,毕竟很多时候车牌号就是身份的象征。
他与交警之间的对话,则是突出了郑三的人脉,以及他与交警之间的关系。原本郑三开车打电话被交警拦下,对方要扣他的分,罚他的款。但听完郑三说刚刚是县委办的徐主任给自己打电话,并且还把手机让交警看了一眼。对方就只给了他个警告,并让张三离开了。
无论是通话记录中县委办徐主任一遍一遍打来的电话,还是联系人中的王总和刘总,都说明郑三的日常工作不是跟领导们打交道,就是与这个总那个总的商务往来,很符合他的形象。
而交警拦下他的车。又对正三网开一面。显然十分熟悉。这既说明郑三与交警之间相熟,并且很有可能交情不浅。交警队长刚开始例行公事,到后来直接放行,也让人觉得很真实,主要是因为郑三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四,郑三的后备箱而郑三的后备箱也是细节满满,为了能够在晨跑时偶遇梅晓歌县长,他让手下专门买了一双跑步鞋,只可惜没有见到县长,自己的脚也累的不舒服。
当郑三打开自己的后备箱时,就能看到里面满满当当的各种礼盒,结合他的商人身份,再加上与各路人士打交道,送礼自然不可少,可能随时都需要他用这些礼品来应酬,这满后备箱的礼物也说明了郑三为人处事的圆滑。
五,年的挂历由于这部剧作一开始将背景放在了年,主要对准的是当时的拆迁事件,因此时间节点很是明确,虽然从人物着装或是置景等各方面看不出独有的年代特征,但墙上的挂历却注重了这一时间细节。
比如卖油的钉子户家里,墙上的挂历有些老旧,但能够看到年的字样,还有梅晓歌家里墙上的挂历,同样是年的,这些不仔细看都很难发现的细节,实在是让人越扒越惊喜。
六,上fang村民的面包车还有一处细节是剧中上fang的村民,他们在村主任的谋划下,在新县长上任的那一天开着面包车到县委大院去上fang,虽然没有当面见到县长说上话,但露了个脸也算是达成了他们的目的。
而细节的地方在于他们乘坐的面包车破旧不堪,处处都是磕磕碰碰痕迹,还是最普通的款式,这本身就很符合人物的身份。
而掉落的铁皮,生锈的斑驳,更是说明这辆车的使用时间不短,并且开起来没那么爱惜,这与几人是工人,没那么注重车辆的保养相对应。
除此之外还有剧中的置景,无论是铁皮柜子还是堆在桌角的文件,亦或是每一个领导手里的杯子,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找到对应的,这份精益求精也说明导演和编剧有充分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当真是令人佩服啊!你还发现了剧中的哪些细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