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为故宫日历
作者:何意,新零售商业评论特约评论员
“撕日历有种拆盲盒的感觉。”
前不久,“北京最后一家挂历店”登上热搜,承载了很多人儿时新年记忆的年画、挂历,随着新技术、信息流包裹的“无纸化”生活,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近几年火爆的文创日历,被赋予知识、情感等多种意义后,从一元一本的老黄历摇身一变,成为了时尚文化产品乃至网红爆款。
这些热卖的日历大多印制精美、风格鲜明、内容丰富,虽然价格不菲,但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是很多年轻人新年礼物的首选。
力推文创日历的品牌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十几家飙升到如今的上百家,其中既有故宫、豆瓣、果壳这样的老玩家,也有想要通过日历撬动文化周边产品的新面孔。
那么,日历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颜值超高,玩法多样
日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相传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由木板刻画的老黄历,是后来纸质日历的雏形。
过去人们习惯用的台历、挂历,大多只提供跟“时间”相关的信息,比如节假日、节气等,相对比较单调。
如今卷土重来的文创日历,则在产品设计、信息增量、互动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日历有非常大的区别。
颜值和内容是文创日历大受欢迎的最基本条件。
年一经推出就因设计精美、底蕴深厚而火爆全网的《故宫日历》,其实产生于民国年间。~年,故宫连续5年编纂出版了《故宫日历》,作为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艺术读物,风靡一时,被评为民国时期的“头号社交礼物”,可惜后来因为战乱停止出版。
在今年故宫年大展中,展出了一份故宫发行于年的《古物日历》——活页精装,正面标注日期、节令,背面有历代瓷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影像,每月印古物一件,注明古物名称、作者及年代,古物图案黑白印刷、层次分明,古朴典雅。
年的《古物日历》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年间的《故宫日历》每份定价贰圆伍角。根据推断,年前后,一块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元左右。可见,文创日历一直以来就价格不菲。
大部分文创日历以博物馆、出版社和文化IP为出版方,承载了不同领域的许多有趣内容,满足了现代人对信息的碎片化和多样化需求。
比如,果壳出版的《物种日历》具有科普意义,《国家地理日历》将全世界展示在桌面上,《豆瓣电影日历》深受影迷喜爱,《企鹅日历》是文学爱好者专属,还有更小众细分的《云朵日历》《啤酒日历》……
在玩法上,创作者也在不断挖掘纸质日历的可能性,将单纯的内容输出转变为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增加了日历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故宫日历亲子版利用AI+AR技术,通过手机扫描封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