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挂历 >> 挂历前景 >> 剪报文集留念想

剪报文集留念想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原标题:剪报文集留念想▌宫五一两年前,在老爸追悼会上,我意外从前来吊唁的《中国档案报》副总编郭银泉处得知,老爸自年以来,在《中国档案报》和后改版的《档案大观》上刊登有70多篇稿件,几乎都是传播红色基因的内容。我很想为老爸留个念想,便拜托郭副总编提供一下这些珍贵的资料。他爽快答应了。年逾古稀的郭副总编退休已经十年,他当年的单位及同事早就物是人非。幸好他有集报的习惯。为兑现承诺,他回家即翻箱倒柜,相继倒腾出自己责编10多年来编发的重要文章资料袋、近10年的《中国档案报》年度合订本,以及成捆成捆的散报。然后,几乎每天,他都要在刺眼的灯光下打开一袋袋落满尘埃的资料和一捆捆的报纸,仔细捋着报纸的时间年份,心无旁骛地开始“大海捞针”般浩繁的查找“工程”。每打开一摞报纸,郭副总编都会小心翼翼将那些《中国档案报》一页页平铺在写字台,但飞扬的尘埃还是无孔不入,不一会儿就落满他的身上脸上甚至老花镜上。往往,他一边擦拭镜片,一边继续逐页仔细查找需要的版面和文章,但凡找到,便立马从大捆中撤出单搁,同时逐一登记在A4纸的目录上。为保证资料的整洁,每次翻阅前,他都要先洗手,而且查阅过程中不喝水。因为用眼时间过长,他的视线不知不觉开始模糊;有时一个恍惚,便出现漏篇,不得不再次开捆重新复查。历经40余天的“大海捞针”,共查阅了余期、多版的《中国档案报》,以及期版的《档案大观》,最终,郭副总编帮我找出了我老爸的68篇文章。去年元月13日,郭副总编从城里乘公交车将两大袋刊有我老爸文章的《中国档案报》,及他细心编写的索引目录,登门亲自送到我位于郊区的家中。喜出望外的我执意邀请郭副总编到饭店小酌以示答谢,却被他婉言推谢。我只好从路边水果店买了两袋新鲜水果,“死乞白赖”逼他拿着聊表我心意。此后一段日子,我便闭门在家,爱不释手地翻阅起那一份份来之不易的《中国档案报》。我发现,老爸的文章几乎都是至字的“大块头”,而且一大堆的报纸铺开“占地面积”过大,怎样做,才能既便于翻阅,又便于保存呢?想来想去,我决定用统一的白纸做底,为老爸绘贴一册剪报集。可是,翻出家中留存的A4打印纸,都篇幅太小了……我想到了街边的打印社,立刻拿了页的A4纸,找到打印社老板求助,最终“以二换一”淘换来张A3打印纸,又从超市买回两大瓶胶水,回家便将《中国档案报》铺在写字台上,小心翼翼地用剪刀裁剪下老爸那一篇篇文章,以及当日的《中国档案报》报头。在剪报背面均匀涂上胶水,一点点地裱糊到A3纸上,我力求将每一张剪报都裱糊得平平整整有模有样。终于,怀着对老革命父亲的一片崇敬之心,全神贯注地摊开一张张微微泛黄的《中国档案报》,精心用剪刀把他老人家的刊文剪的剪,粘的粘,第一批粘贴有老爸87篇报刊文章的剪报本制作完成了!我还按照红军、抗战、解放、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六个时期的顺序,为87篇刊文打上了页码、排出了目录,用废旧挂历纸的背面做书封,码齐后用铁夹固定,再用锥子在左侧每隔一厘米处,上下垂直均匀扎了五个眼儿,最后用大针穿小线加以“绑定扎牢”。终于,赶在老爸周岁诞辰日之际、逝世两周年之前,我将一册精心自制的大幅的仿古线装的《宫洁民剪报文集》呈现在了众位亲朋好友的面前。我埋藏心底多年的为我的老爸、著名军旅作家宫洁民留个念想的心愿,终于了却了!对郭副总编的感激,我必终生记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