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药业的控销模式年中国的医药市场高达1.8万亿,医药控销的销售模式在整体大盘中,并不是最耀眼的哪一个。但是第三终端控销的模式是被谈论最多的一个,大家都知道医药行业的倒三角即将来临。提到控销模式,就必然要提到修正药业集团。现在的修正药业集团俨然是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拥有4个集团、“修正、通药、斯达舒”等多个驰名商标,和多个子公司,大几十万人的营销团队。为什么要提修正?因为修正正是运用控销模式逐渐成长为现在的巨无霸的。多年前,修正药业是一家负债几百万元的小药厂,艰难中,实施了“以产品为主”的策略,广告拉动,打造黄金单品“斯达舒”的方案。通过,修正品牌+主品+广告拉动+铺货的营销策略。联合,大包制+人海战术+高额的利润空间的销售闭环,一举成就了斯达舒,攻克了胃药市场的半壁江山。“斯达舒”品牌大获成功之后,修正所有的事业部均以主打产品命名。修正模式于是被封为经典模式。无数药企去模仿复制,成功的凤毛麟角。无他,只看到其繁荣,没有学到其精华。医药江湖深为什么学不来?看到了营销模式,看到了销售闭环,却忽视了产品本身,忽视了营销经典的4P理论。一.控制产品1.做产品定位分析,适不适合做控销品。一个普药很难成为爆品,所以选择适合的品种是重点,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控销路线。2.产品的疗效,一致性评价和工艺核对都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产品隶属的科室和疾病本身的属性对疗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主打妇科的品就要更聚焦从疾病入手,主打儿科的品既可以更广谱,从药性入手。3.有特点的品种是首选,独家、半独家、剂型、用法、混搭等都是亮点,不同的批号,都不一样,消械的打法更狠一些。4.有的产品的属性明明不适合做控销,却费劲的去套用控销模式,答案可定是行不通的。二.控制价格1.价格是生命线,能不能做长久价格是关键因素,医药市场的剂型很有意思,中医药就有12种剂型,化药就更多了,光一个片剂17个形态,所以独家性的产品较少。2.较少销售层级,大包制是需要有空间的,那个层级都有费用,少了肯定干不了,干了也是顺带。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大县总、小地总、甚至小省总都是趋势。3.以价换量是核心,是要高利润还是走大量,定了就不要随意更改,多少企业死在了不合理的价位上。三.控制渠道1.坚定诊所市场,三终端早已经不是过去的三终端了,也是难啃的狠,没有几把刷子肯定啃不动,要深入了解三终端的现状,有些产品,又要诊所,又要连锁,很明显走不通;2.做好串货的预防方案,太多血泪,就不一一描述;3.走线下就坚决不走线上,要不然就比赵四他爹死的都惨;四.控制动销1.收不到现款是正常的,收到了反而不正常,能上货才是王道,上量就要动销;2.主品买赠是常态,主品+副品更是常态;3.货到终端营销才刚刚开始,终端拦截成了常态;4.帮助诊所建立私域流量会是新的趋势,只是很多不会玩;谁是下一个医药销售模式?从控销到商控,医药第三终端商控模式如何开展?打败控销模式的绝对不是下一个控销模式,而是新的模式。一部智能手机干掉了电视机+电脑+手表+座机+照相机,+收音机+手电筒+镜子+报纸+游戏机+钱包+台历挂历。移动联通说,搞了这么多年,今年才发现,原来腾讯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打败方便面的原来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企业。太多了太多的案例,告诉我们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控销的红旗还能抗多远?商控会是下一个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