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五育作业让学

课后服务结束后,学生只需提着“减负”小书包,带一本喜欢的课外书就可以轻松回家。这是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落实“双减”政策以来出现的新景象。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作业”探索中,促使学校改革逐步走向了深水区。

立足素养提升作业突显实践性

“我们每天给学生布置的语文作业只有日记与阅读。日记不论篇幅长短,只要学生能捕捉生活,把自己最真切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行。”该校一名语文教师告诉记者,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另外,“生活中的数学”“家庭实验室”等作业,也实现了学科作业与生活对接,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制定了序列化劳动清单,通过“21天好习惯养成”日积跬步家校联系卡,实现了劳动作业的体系化。同时,开发了50多个校园劳动项目,全部由学生自主实践,定期评比“劳动小明星”,实现了“班班有责任岗”“人人有活干,处处有人管”。

与此同时,依托校园里的“袖珍”菜园、葫芦园、银杏园等校内实践基地,引领学生跟着节气观察、劳动,自主完成《跟着节气去实践》手册。在班级设立“节气播报挂历”,人人成为节气的观察员和播报员。对收获的劳动成果进行加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

立足成长需求作业体现多元性

学校将体育锻炼、活动展示、作业自选做得有声有色。如体育教师设计了“天天锻炼我最棒”记录表,依据学段差异,形成梯级锻炼目标。同时,为“小胖墩”量身制定活动内容,通过科学训练,引领学生达到健身减肥的目标。为丰富学生活动内容,体育教师录制体育锻炼微视频,定期推送,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为鼓励学生做好“才艺展示”作业,学校搭建了“读书讲坛”“才艺小舞台”“个人画展”等多种展示平台,整体规划,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天天展示。

为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学校将作业分为3种类型:必做题、选做题、自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套餐”。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出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其乐于钻研、创新的精神。

立足减负增效作业体现科学性

学校作业要体现“科学性、有效性”原则,目前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遵循学段差异规划作业内容。低年级以积累为主要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读经典、读绘本、编故事、讲故事、猜成语等。中高年级以思维培养为主要目标,如数学作业,杜绝重复性、机械性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症出题、查漏补缺。

——遵循学情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学校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