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甫古稀老人王竹仙一针一线传承传统手艺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唐代诗人胡令能用一首七绝诗描写出古人争先恐后描绘刺绣图样的情态和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手工刺绣早已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鲜少能够见到,而古稀老人王竹仙却用自己的努力坚持着这一传统手工艺。
王竹仙,黄甫镇魏寨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刺绣基本功主要传承于其母亲。王竹仙的母亲是村里刺绣能手,在上世纪村里遇到婚丧嫁娶之事,都会上门索求刺绣作品以表装扮,久而久之,王竹仙也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独特的情怀。
年,18岁的王竹仙结婚生子,丈夫是村里的教师,时常忙于工作,收拾农活和照看孩子的王竹仙无暇刺绣,遂逐渐生疏了这一传统手艺,再次重拾手艺时王竹仙已经71岁。
年,王竹仙丈夫去世,看到女儿和外孙对丈夫生前收藏的书与报纸倍加珍惜,王竹仙琢磨有一天自己离世后也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思来想去,王竹仙决定再次刺绣,并将作品留给他们。
重拾刺绣手艺后,其困难远远超出了王竹仙的想象。刺绣讲究手稳眼快和样式的与时俱进,这对70多岁的王竹仙来说都不具有,但是王竹仙凭借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坚持学习。
看电视,读报纸,研究书籍,王竹仙乐此不彼地学习与刺绣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边学边刺,边刺边学,每天练习五六个小时。鞋子、鞋垫、手提包她都乐于尝试,手扎破了、眼睛痛了她坚持着,失败了、有瑕疵了她会总结经验,重新尝试。通过几个月的坚持与努力,王竹仙对刺绣产生了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她发现过去刺绣图案主要讲究对称,刺绣人在刺绣时完全按照图案照搬,相对死板,要想让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和接受就得另辟新径。于是,王竹仙开始尝试一些款式新颖、颜色独特的刺绣图案,她会在鞋垫上绣“左龙右凤”,在鞋子、手提包上绣当下流行图案,并且根据灵感更改图案细节,使其更加完美。
熟能生巧,王竹仙的刺绣手艺愈加熟练精湛,刺绣作品愈加生动形象,女儿对她的作品刺绣十分喜爱,并将手提包等作品挂在自己经营的服装店里进行销售。当得知眼前标价元的手工手提包是出自一位七十余岁的老人之手时,许多顾客都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不乏有意购买者。刺绣作品既得到别人的肯定,又可以为自己贴补家用,无疑是对王竹仙最大的鼓励。
刺绣的得心应手使王竹仙在绘画与剪纸方面也颇有小成,利用废报纸和旧挂历绘制出逼真的小动物,裁剪出形象的人物,深受村里人的喜爱。年端午节黄甫镇举办庆祝活动,王竹仙自己设计剪出的“拥政爱民”图案受到镇领导的一致好评。“最初刺绣剪纸是为了将来给孩子们留点念想,后来看到许多人都喜欢我的作品,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手艺。所以趁我现在还可以做的时候,我会尽量抓紧时间做出更多作品。”王竹仙说。
如今,在别人看来王竹仙的生活颇为单调枯燥,早上5点起床锻炼身体,偶尔会去地里做些简单农活,其他时间全部放在刺绣、绘画、剪纸上。一针一线的刺绣,一笔一笔的绘画,一剪一刀的裁剪,周而复始,但王竹仙觉得安逸充实。唯一希望的就是将来有机会在镇上或村里办一个自己的作品展,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门传统手艺,并对其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