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在哪里出诊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题名位置在照片虚线部分
这是一段很特别的摩崖题名,鼓山仅此一例,其特别在于读写方向与众不同。这段题名在鼓山灵源洞西侧岩壁,面向东。
燕度题名拓片摩崖宽厘米,高厘米。
楷书,纵六行,字径29厘米,全文从左向右读(左读),如下:
嘉祐辛丑岁七月十八日,同宾僚游鼓山,登大顶峰,憩灵源洞。知福州燕度题,通判钱昉、权签判宋球、东川节度推官赵谘、节度推官方子容、观察推官赵瑾。
拓片局部燕度,字唐卿,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著名科学家、画家、诗人燕肃之子。登进士第,知陈留县,通判永兴军。庆历三年(年)除权发遣户部判官事。皇祐初,出知滑州,还为盐铁判官、都官员外郎,权河北转运副使。嘉祐初,六塔河决,坐贬秩知蔡州。五年(年)徙福州,改河北转运使,入为户部副使。神宗即位,以右谏议大夫知潭州。熙宁初,卒,年七十。
拓片局部钱昉,嘉祐六年(年)通判福州军州事。
拓片局部宋球,河南酸枣人,权福州签判。
拓片局部方子容,字南奎,莆田人,皇祐五年(年)进士,官知惠州。
古代汉字读写习惯的形成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现存已知最早的甲骨文左读与右读并存,但也有一定规矩,例如下图所示,如果一块甲骨多段文字并列,则右侧文字左读,左侧文字右读。
金文出现后,为了方便青铜冶炼与制范工艺,则一律采用右读。之后出现了帛书与简牍,为了方便制简与持简阅读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右读的统治地位。东汉以后,造纸术出现,其实书写顺序不再受材料与工艺的限制,是可以改为左读的,但是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往往会产生禁锢思想的副作用,所以从右往左读写的习惯再难改变,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年修缮后的样子我们再来看燕度这段题名,是在刻在一整块岩石的右侧,可能是为了防止岩石进一步破损而影响题名中重要的时间信息,则改用左读,反而意趣天成、返璞归真,无意中成为了对汉字最古老读写模式的一种致敬。
这段有趣的宋代题刻现已编入年挂历《游鼓山》专题,除了这段燕度题名外,还收录了北宋“施景仁燕唐卿”榜书、南宋的何澹题刻、楼治等题名、吴中题刻,以及清代严蕙怀题名,共六段精美的鼓山崖刻拓片。欢迎垂询同名淘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