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永乐大典被找到,意味着什么

《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卷,目录60卷,供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是18世纪法国狄德罗编著的《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的12倍,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早了多年。《永乐大典》记载了我国古代字先秦到明初的典籍,收录达余种,是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可以装满4卡车。但它只有正本和副本两套,一个版本莫名消失,一个版本命运多舛。如果它被找到了,不仅彰显了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成就,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也就是永乐元年,命人编篡一本系统收集古今书籍的大规模丛书,且收书越多越好。为此,朱棣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前后动用编辑者0余人,其中国子监监生千余人。

第二年十一月,第一次完成,被赐名为《文献大成》,但是明成祖看完之后,还是觉得有不完备的地方,于是再次重修。永乐五年,全书大致定稿,明成祖朱棣看后很满意,并正式命名为《永乐大典》。直到永乐六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才完毕定稿。

《永乐大典》的宝贵,在于它的内容庞博。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书写工整。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方面的书籍,手中的文字全部用楷书书写,有些还配有精致的插图,山川以白描绘制而成。

在编写过程中,明成祖朱棣曾下令,遍访天下典籍,奇书,且只要是奇书,古书不计代价。

《永乐大典》的宝贵,还在于它一字不差,悉数按原著编入。

《永乐大典》无论是收录的经史子集,还是辑录的农医杂技,不管是全本,还是某一篇,某一段落,都是对照原书一字不差地编入。这种一字不易的方法,使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能保存原貌。

即使那些比较早的典籍原本失散了,但是通过《永乐大典》依然能准确了解相关信息,这也是《永乐大典》最为突出的地方。所以,人们称它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一场大火,《永乐大典》有了正本和副本。

由于《永乐大典》的成书规模太大,因此只有一套,当时被藏在了南京的文渊阁。朱棣迁都北京后,又派人将文渊阁所有典籍一起运至京城。但是到了嘉靖皇帝时期,一心想从手中寻求长生不老之法的嘉靖皇帝,更是将其视为珍宝。

但是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失火,距离放置《永乐大典》的文楼很近,差点将《永乐大典》付之一炬。火灾之后,为防不测,嘉靖帝下旨将《永乐大典》重录一份。重录的副本,跟正本格式完全一致,不过在每册书后面都记有重录官员的名字。

于是,《永乐大典》有了正本和副本两本,一般称为“永乐正本”和“嘉靖副本”。

正本失踪之谜

副本抄写完成后,按照计划正本要被送回南京的文渊阁,但是它却突然音讯全无,此后的史籍中也没有了它的记载。体积超过40立方米的巨著,销声匿迹了,真是一大谜团。时至今日,关于正本的去向之谜,有三种不同的猜测。

其一:殉葬说

支持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是,嘉靖帝死亡三个多月后,才下葬。为何死后,拖延这么久才才藏,很可能是在等待《永乐大典》副本抄录完毕。因为这两个时间刚好吻合,巧合吗?

另外,明朝朱棣以后的皇帝到嘉靖帝,嘉靖帝是最喜欢《永乐大典》的。而嘉靖帝的永陵修建期间,他曾11次实地查看,还大规模修葺了前七陵,且永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它的地宫规模可能在朱棣的长陵之上,是否是在为《永乐大典》做考虑?

但是,定陵一直未被发掘,这个谜底的答案还无法揭晓。

其二:万历火灾说

据史料记载,万历二十五年六月,北京皇宫发生大火灾,《永乐大典》也在此次大火中和其他的文献一起被焚毁了。晚明学者方以智《通雅》中记载:近时《永乐大典》,洪州云命解缙纂集,……今散失矣。这段文字的后面还有方以智的儿子方中履写的注文:“《永乐大典》藏于文楼,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复命儒臣摹录,隆庆元年始竟。万历中因三殿火,书遂亡。”

其三:明末大火

也有人说它毁于明末的大火。明末之际,战火不断。李自成进京后,短短42天,更是让京城动荡不安。首先他进城之初,城内就已经大火漫天,烧到了西华门。而李自成撤离京城的时候,又放了一把大火,烧毁了紫禁城近半的殿宇,《永乐大典》在此时被焚毁了。

《永乐大典》的正本下落扑朔迷离,副本也同样命运坎坷。

副本完成之后,先是存放在皇家档案库中,到清朝康熙年间被发现时,已经散佚了多册。雍正时,把它移到翰林院收藏。到了乾隆时期编修《四库全书》时,曾对《永乐大典》做过清点,发现又缺失了多册,只有多册了。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又被翰林院的官员们盗走了多册。据说冬天时,早上进翰林院的时候,他们随身带一件棉袄,弄成包袱状,形状跟《永乐大典》差不多大小,等走的时候,把棉袄穿在身上,将书包入包袱。看守的人员,看到他们走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样,也不起什么疑心。

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抢走了大量宝物,《永乐大典》也在其中。到年重修翰林院,再次清点时,1万多册的《永乐大典》只剩下不到一半了。然而,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一些利欲熏心的官员更是无耻的偷盗《永乐大典》,将其卖给外国人或者古董商,致使到年,只剩下余册了。

据说,光绪年间的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盗走了多册。此后北京城又经历八国联军的掠夺,城中一片混乱,到年筹建京师图书馆时,《永乐大典》只剩下64册了。就这样,《永乐大典》被散落在世界各地。据专家统计,目前尚存的有册,卷,分散在1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公私收藏家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全力寻找《永乐大典》,流落民间的也有不少被找回,而流落国外的也有一部分回到了祖国。

这其中还有个传奇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山东一个叫孙洪林的农民,有天无意间发现挂历上的《永乐大典》跟自己家中的一本古书相似。他自己翻看了半天也没有弄出什么名堂,于是带着书去找了在图书馆工作的堂哥。这位堂哥认为这很肯恶搞就是传说中的《永乐大典》,立即给北京图书馆写了封信。

年初,这本《永乐大典》被带了回去,但是有些已经被孙家女人剪成了鞋样或者描绣的花样。好在,她们只是剪得无字得空白部分。经专家鉴定,正是嘉靖副本中的“门”字韵的第卷到卷。后经专家修复,恢复了原貌。

迄今为止在我国的已有册,其中册在中国国家图书馆,60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但也只有原书的4%而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