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食谱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55.html
“我也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喜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渐渐地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但是就有这么几个人做到了,他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因为机缘巧合让他们变成了“住在人民币”里的人。
对于所有的60后、70后、80后和大部分90后来说,都拥有一段共同的回忆。那时候互联网的发展还没有到现在这种程度,人们出门购买东西或者互相交易物品都是通过纸币进行的。而人民币到现在为止就已经发展到了第四套。
在前面几套人民币中刻画的人物,很多人都认为是画家自由发挥出来的,但其实很多人物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们为何会出现在人民币上呢?他们的生活为此有任何改变吗?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贰角人民币侧脸女孩”
年4月,祖国成立30年华诞,北京民族文化宫想举办一场展示中国多民族文化和风采的活动,需要很多讲解员对来参观展览的人讲解相关的文化和故事。当时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讲解员多为汉族,但是这样的活动如果请本民族的人讲解会不会更有说服力呢?因此,民族文化宫就向全国招募民族讲解员。
一场毫无准备的面试,一个意外的惊喜
当时的黄其萍和苏春熙同全国的多名少数民族代表一样,都是希望能作为优秀的民族讲解员来到文化宫。
黄其萍,年出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土家族姑娘。黄其萍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时候人们刚刚从战争的漩涡里面挣扎地走出来,生活条件还很十分艰苦,没有几个人能够读得起书,但是即便是在那个时候,黄其萍的父母也认为家里无论如何都要供黄其萍读书,就这样,在那个大家的知识水平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黄其萍还是读到了高中。
由于黄其萍赶上了一个特殊的年代,所以她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都被下放到了农村,而这一呆就是3年。
当时为了面向全国挑选少数民族的讲解员,文化宫的很多工作者都来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而永顺县自然也成为了走访的其中一个地区。当文化宫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黄芪时,她还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她谈吐温文尔雅,五官也很秀气,即便身处在人群中也能被人一眼就看到,就这样,黄其萍被邀请参加文化宫讲解员的面试。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时,黄其萍是懵的,她完全都没想到自己在干农活的自己还能引起人家的主意,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去亲眼见证伟大祖国的30年华诞。但是时间非常仓促,她一点准备的时间都没有,也不知道面试的时候会被问到什么问题。面试时的黄其萍紧张得不行,脑子里一片空白,糊里糊涂的,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能凭借自己下意识到反应去回答,就这样,她完成这次毫无准备的面试。面试过后的黄其萍很失落,她对自己很不满意,以为自己肯定是选不上了,参加完面试后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不久后,大队的同志通知黄其萍,她和其他两位姑娘被选为湖南省代表去北京民族文化宫做讲解员。黄其萍当时高兴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双手颤抖地接过了前往北京的火车票,这对她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礼物,她知道这一份多么让人自豪的工作。
“卖花姑娘”成为了讲解员
苏春熙出生于年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一名朝鲜族姑娘。苏春熙和黄其萍一样都是高中学历,但是不一样的是高中毕业后的苏春熙就成为了延边朝鲜自治州的讲解员,她是在工作岗位上听说要选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讲解员的。
当时北京民族文化馆给朝鲜族两个讲解员的名额。朝鲜族的讲解员是直接由地方推荐的,国家民委将名额交给了吉林省民委,吉林省民委就交给了延边民委,这两个名额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延边地方博物馆头上了。
如果想去北京民族文化馆做讲解员,第一个硬性条件就是一定要会说汉语,可能对于现在来说,这个条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这个条件就淘汰掉了很多人。因为当时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大多数人朝鲜语说的好,但是汉语说的并不流利。据苏春熙介绍,她也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上了汉族学校才开始学习汉语的,在那之前她也不会讲。
除此之外,政治条件也必须过关,这也是最初的“政审”,苏春熙的父亲是老革命,新中国成立前还是部队的干部,所以政治条件是很不错的,再加上她面容娟秀,双语流利,所以年仅17岁的她被地方推荐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做讲解员。
当苏春熙的家里人知道她被选上了,全家人都高兴坏了,大家都为苏春熙能在祖国30岁生日能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当讲解员而感到骄傲。
到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苏春熙有个特殊的外号“卖花姑娘”,“当时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事们,都说我长的像电影《卖花姑娘》里面的姑娘,”苏春熙说道。
就这样,年4月,在全国选拔出来的名少数民族讲解员都汇聚在了北京民族文化宫,年轻漂亮的外形,朝气蓬勃的气质让他们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在这里17岁的苏春熙和22岁的黄其萍相识了。
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个女孩
黄其萍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爱说爱表达,但是作为讲解员的她有个“硬伤”。虽然在土家族选拔过程中,一口流利的汉语也是硬性要求,但是黄其萍的汉语可以做到流利,但是做不到标准,这可愁坏了她。在老师们让他们自我介绍时,黄其萍还闹出了把“湖南”说成“福南”的笑话,当时的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自打那以后,黄其萍就和普通话较上劲儿了,每天都对着镜子练习,一遍一遍地纠正自己的发音,追着同伴和老师们询问普通话,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其萍终于拜托了地方口音,说得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
反观苏春熙,她是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姑娘。因为这些少数民族的解说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都是高颜值,所以这样的一群人即便是穿着便装出门,都会引来很多人的注意。而讲解员中的姑娘们,如果出街哪怕是坐公交车都会遇到求爱的小伙子,所以文化宫的老师们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管理得很严格,不仅外出被严格控制,还不允许他们和陌生人随意搭讪聊天。
可能这样的规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觉得“闷”,但是却正中苏春熙下怀。本来苏春熙就不是很爱交朋友,在人群中也不爱说话,除了平时上班时间外,她就会在图书馆学习,所以在讲解员中的文化课成绩,苏春熙都是第一。
“人民币女孩”的诞生
年年底,几个银行的工作人员带着几位非常厉害的摄影师来到文化宫,听说要为新版的人民币拍照。这几位摄影师把名讲解员集合在院子里,最终挑选出了4个人留下来拍照,而这其中就有黄其萍和苏春熙。
由于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在民族文化宫给来访人员讲解,所以自然而然会有很多人给他们拍照,所以对于镜头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这次不一样,这证明她们的照片有机会出现在新版的人民币上。因此被选出来的这四个人,当天精心装扮自己,苏春熙穿上了自己民族的服饰,精心的梳了头发,还特别细心的系了领结。这几位摄影师要求她们摆出了几个动作,她们也极其地配合,一下午“咔嚓咔嚓”的相机声不绝于耳。
不久以后,她们拍摄的照片就出现在了挂历上、报刊上甚至出现在《中国各民族》的画册上。但是她们一直都没等到新版人民币上自己的照片。
结束了四年的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讲解员工作,黄其萍考上了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也考进了湖南省民委会。苏春熙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年进入了中央民族学院学习。
几年后,黄其萍曾经一起在民族文化宫共事的同事的同时路过湖南,两个人见面吃饭期间,同事拿出了还在试发行的人民币贰角钱,黄其萍认出了人民币上的自己。而苏春熙自从知道自己可能出现在人民币上后,就一直留意新版人民币,所以当见到贰角人民币时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因为除了画家对她进行小小的修饰外,头发,衣服,鼻子和嘴一看就知道是自己。
就这样,黄其萍和苏春熙就成为了第三套人民币中贰角人民币的人物。
失联后的重逢
由于贰角人民币上的两个人真的是黄其萍和苏春熙,但是她们的生活却没有因此而发生什么改变。回到家乡工作的黄其萍对待工作一直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现在也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对于曾经上过人民币这件事,黄其萍鲜少与人说起,再加上人民币上面印的是侧颜,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人民币上的那个穿着土家族服饰的姑娘就是黄其萍。
而苏春熙在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就去了韩国发展,在一家韩国公司就贸易翻译,同时还写贸易书。因为之前有过讲解员这段经历,所以苏春熙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她还会利用业余的时间教汉语。虽然当时有很多人劝她留在韩国,但是她还是觉得中国更习惯,也更适应中国的生活,于是她就在年回到了中国,并在中国成家生子,女儿也渐渐的长大了。
可以说从结束文化宫的工作后,黄其萍和苏春熙都没有什么联系,都是在过着各自的生活,虽然年和年,黄其萍也因为工作来到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找过苏春熙,但是年苏春熙在北京上学,年的苏春熙已经去了韩国,所以两个人始终都没有见上面。
直到年黄其萍出现在电视上,苏春熙才认出这位姐姐,并且通过多方打听才得知黄其萍的电话,这时的俩人已经阔别26年未见了。接听电话后的俩人十分兴奋,好像又回到了当初认识的时光,她们约好在北京见面,重温那些年的青葱岁月。
黄其萍和苏春熙都很少提起“人民币女郎”的这个身份,很多人也是近几年通过电视上记者的采访才认识了她们。随着现在都人们越来越重视无形价值的利用,所以有很多人,很多商家都找她们来代言,做广告。但是对于黄其萍和苏春熙来说,那段往事是光荣的,是荣誉的象征,如果利用那段往事来为自己谋取私利是对荣誉的亵渎,所以她们都一一谢绝了那些商家,依然过着自己平淡且幸福的小日子。
“一元侗族姑娘”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理念是全国民族大团结,当时国家对于第四套人民币的要求是既要有中国的特色,又可以体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另外还要有设计感,观赏性。
国家当时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到任务后的两大美术学院通过仔细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工作组由绘画艺术专业和雕刻印刷专业的专家组成。
如果想要体现少数民族的风情,光靠书本中的记录和照片是不行的,于是他们决定去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为设计人民币寻找灵感和原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采风在多数人看来是浪漫的,文雅的,但是却愁坏了专家组的专家们。尽管已经出来几天了,但是对于创作还是一筹莫展。但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每天绞尽脑汁解决不了的问题,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灵感,给你惊喜。
侯一民带领专家组来到贵州省从江县庆云乡采风,他们到的当天正好赶上了当地的集市,很多人都从其他乡镇赶来购买生活用品。
专家组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可以找到灵感的好机会,所以几人都驻足好好观察着这一群来赶集的人们,因为当地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大家都穿着民族服饰。就在这时,一群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少女们闯入了侯一民的眼帘,她们都梳着本民族的头饰,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叽叽喳喳的围在一个摊位面前讨论要买的东西,十分有活力。
其中的一位姑娘更是让人挪不开眼睛,她的美不是那种让人觉得惊艳的美丽,而是那种大气而又沉稳的美。她的眼神里有一股灵气,让人看见就无法忘记。当侯一民看到这个姑娘时,就觉得这个姑娘就是自己要找到人。于是侯一民便主动上前向姑娘说明来意,希望能征得姑娘的同意。没想到姑娘十分爽快的答应了,并且十分配合的摆着姿势,静静地等侯一民画完。
这个姑娘其实根本就没理解明白侯一民和她解释的情况,她只当是有人想完成一幅画,所以就欣然配合了,买完东西就兴高采烈的回家去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会在几年后出现在第四套人民币上。
这个姑娘名叫石奶引,是地地道道的侗族姑娘,因为生来就长得美,所以寨子里的人都叫她“一枝花”,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叫法应该叫做“寨花”。
石奶引的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三男三女,而石奶引因为是长女,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照顾弟弟妹妹。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挣得也不多,所以生活比较拮据,懂事的石奶引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就选择不上学,在家里帮助父母分摊农活。
虽然从来没有上过学,但是石奶引不管是支部、染布、做衣服都不在话下,早在14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些工作,因为做活又快又好,所以石奶引帮助家里减轻了很大一部分的负担。
“人民币女郎”过着儿女双全的生活。
因为石奶引觉得在集市上被拉住画画的经历不算什么,所以回家后就没和自己的父母提起,忙碌的生活让她对此事也渐渐淡忘。
知道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渐渐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围在石奶引的家门口,觉得这一元钱上面的姑娘像石奶引,这才引起了石奶引的主意。她拿起一元钱仔细端详,回忆,这才想起了自己在集市上的那件事,原来这上面的女孩真的是自己。
从来没上过学,家庭负担又比较重的石奶引以为,自己的一生都会在这个大山里平平淡淡的度过,没想到自己会机缘巧合的出现在人民币上面,这件事对她来说又惊又喜,是一件让她感觉到无比自豪的事。
但是对于上过人民币这件事,并没有改变石奶引的生活,她依然踏实的过着自己的生活。石奶引在适婚年纪竟然介绍结识了自己的丈夫,两个人刚开始在一起时,条件并不好,但是两个人却都努力做活,踏实生活,日子也是慢慢好起来了,生活也是十分幸福。
几年后石奶引生了一个女儿,后又生了儿子,一家人的生活美满幸福。因为石奶引从来没有上过学,丈夫也没有什么文化,所以对于儿女的学业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让他们自己努力。儿女上完初中后就早早的外出打工了,在大山里只留下石奶引和她的丈夫一起生活。
对于上过人民币这件事,石奶引说:“每次看见的时候总觉得不真实,不敢相信这上面的人是我,觉得这段回忆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时间虽然已经改变了石奶引的容貌,但是她的淳朴善良仿佛还是那个曾经侯一民在集市上看到的小姑娘,她的眼神还是那么的清澈,而她在最美年华时被侯一民的画笔记录在人民币上,应该也是她收到过最好的礼物吧。
隐藏在人民币画中的名字
现在人们使用的人民币已经是第五套了,人民币上的画像统一都使用了毛主席的画像,背面都画上了中国著名的山水画,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在这套人民币的山水画上有一个隐藏的名字缩写,你知道他是谁吗?
现在使用的的第五套人民币的背面山水图,而作为我国著名的三峡大坝也自然而然的入选到山水画中。但是当你拿过十元纸币时,你仔细观察纸币的右下角,你会发现有“ZQM”三个字母,这是一个人的名字缩写,而这个就是赵启明。
赵启明是我国著名的人民币雕刻师,钢板雕刻师,画家。年,赵启明接到了上级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雕刻第五套十元人民币背面的《长江三峡》图。想到自己的作品可能会被采用在新版人民币上,赵启明激动又兴奋,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废寝忘食的雕刻。
因为当时接到任务的雕刻师不只是赵启明,所以他完成作品后还要参加人民币化作的招标会,如果中标才可以。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启明不分昼夜的工作三个月后,赵启明的作品成功中标,他经过主管同意,还把自己名字的缩写刻在《长江三峡》图的右下角,对他来说,这样的经历让他这一生都值得了。
令赵启明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作品还在年的美国国际货币会议上,被评为“国际上最精美的钞票。”
原以为这些在人民币上的画像都是画家们构思出来的,没想到他们却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人。不单单是第四套人民币上的“贰角”姐妹花,“一元”石奶引,包括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工人、农门都是按照原型画就的,你认识他们吗?了解他们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