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锄头一手画笔辛集农民画里的乡土温度

中新社石家庄3月30日电题:一手锄头一手画笔:辛集农民画里的乡土温度作者赵丹媚李晓伟俱凝搏春日融融,一连几日杨小燕都忙着收拾田里,看着绿油油的小麦生机勃勃,她拿起画笔,记录下这幅春日农耕图。今年60岁的杨小燕是河北省辛集市天宫营乡王下村的村民,也是辛集农民画画家。农闲时,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画农民画。夸张的笔墨、绚丽的色彩,这种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绘画方式深深吸引着她。在王下村,一直活跃着一支农民画队伍,他们在种田劳作之余,总要拿起画笔,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美丽的村庄,用温暖的色彩,画出对生活的愿景。“画画改变了我。”杨小燕笑说,从学画初期的“啥也不懂”到能独立完成画作,在经过系统学习后,杨小燕开始坚持画画,而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我的画还登上过美国挂历的封面,这我以前从不敢想,我一个农村妇女的画还能走到海外,这其中的成就感让我很受鼓舞。”走在王下村,房前屋后的墙上都是村民们的农民画作品。 赵丹媚摄走在王下村,房前屋后的墙上都是村民们的农民画作品。从“打春牛”到庆丰收,从家庭欢聚到传统节日,这些内容喜庆、色彩明快的画作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辛集农民画的起源可上溯至明清时期,王下村是辛集农民画主发源地及主要传承创作基地,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年,村里成立了女农民画社,逐渐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王下村党支部书记吴大闯说。“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外国人对中国农村陌生又好奇。”吴大闯说,为了让辛集农民画被更多人看见,村民们曾背着小包袱去北京“练摊”。“没想到一些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看了这些画以后对咱乡村很感兴趣,辛集农民画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乡村的一扇窗。”吴大闯说,辛集农民画曾应邀赴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展。村民正在修补墙上的画作。 娄雅坤摄如今,辛集农民画继续“奔走”在世界各地。在辛集当地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张腾曾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他还记得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市春节庆祝活动中看到辛集农民画的激动心情。“当时外国人也对辛集农民画感到很惊讶,他们说这与油画的构图和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他们特别喜欢,我很高兴在异国他乡看到外国友人能通过辛集农民画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张腾说。谈及为何在多个国家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0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