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小时候的游戏,你玩过几个呀?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
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也可以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
还记得小时候一起跳“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打弹珠:
打弹珠,又叫“弹玻璃球”、“弹球儿”、“打珠子”、“打玻璃珠”,一种流行于20世纪下半叶的儿童游戏。
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
我记得小时候,男生比较热衷这类纯技术性的游戏,在玩时彼此之间还常互相攀比谁的弹珠较多。
滚铁环:
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
铁环作为一种玩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铁皮构成的圆圈,一是推动铁环前进的长柄。
老鹰抓小鸡:
老鹰抓小鸡是民间小朋友们经常玩的一个游戏。
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余做“小鸡”,老鹰追拍排尾的小鸡,母鸡张开两臂保护小鸡,小鸡灵巧躲闪,不让老鹰拍着,比较适合在草地、塑胶场地上做游戏,母鸡作为小鸡的母亲就要竭尽全力的保护小鸡。
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是一种小时候大家都很喜欢玩的折纸的小手工,手指伸进纸下面撑开,一翻写上惩罚或者奖励,就可以玩了。
打陀螺:
陀螺是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游戏,流传甚广。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着地,以绳绕螺身,然后旋转放开鞭绳,使陀螺旋转;或用手直接旋转陀螺,待陀螺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
丢手绢:
丢手绢,又叫丢手帕,中国民间传统游戏。
开始前,准备一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
游戏开始,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
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歌谣、讲故事等。
打卡片(打宝):
打宝又称拍方宝、拍元宝,是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游戏。游戏取胜的关键在于方宝的制作。
游戏前,可用牛皮纸、旧挂历纸或报纸等材料折成方宝,方宝越厚重、越大,在击打的过程中就越占据优势。
击鼓传花:
击鼓传花,也称传彩球。中国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国各地。数人、十数人或数十人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另外一个人背对着人圈以槌击鼓。鼓响时,开始传花,花由一个人的手里传。
拾石子:
又称拾子儿、拾磨个、抓骨拐、拾节骨等。拾石子。女童数人围绕,用小块石子五个,以手拾之,或掷空中以掌承之,变幻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