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南宁二模语文学科评分补充细则

届南宁市二模语文学科评分补充细则

第6题

参考答案:

①秋茄生长出支柱根和板状根,能够稳稳地站在海水下的淤泥中,抵抗海浪的冲击。

②秋茄有呼吸根,解决了自身的供氧问题。

③秋茄通过“胎生”的方式使幼苗扎根在淤泥里,抵抗繁殖威胁。

④秋茄的叶片有储水组织和盐腺,既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又能把体内的盐分排出体外,维持体内的平衡。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补充说明:

1.要点①,答出关键词“支柱根和板状根”、“支柱根”得1分;答出“抵抗海浪的冲击”、“保证自己不被海浪冲走”得1分。

2.要点②,答出关键词“呼吸根”、“袋状空腔”得1分;答出“解决供氧的问题”、“维持一定时间的氧气供应”得1分。

3.要点③,答出关键词“胎生”、“使幼苗扎根在淤泥里”得1分;答出“抵抗繁殖威胁”、“保证能繁育下一代”得1分,答“繁殖受到海水威胁”不给分。

4.要点④,答出“叶片有储水组织和盐腺”、“具有旱生植物的特点”得1分;答出“既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又能把体内的盐分排出体外”、“维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适应高盐度海水环境”得1分。

第8题

参考答案:

①情节方面,最后五段话作为故事的结尾,照应了前文的情节,给读者理解故事情节以提示。

②人物方面,最后五段写四人仍然聚会聊天,并未受到羊肉店奇异事件的影响,体现了四人对他人的不同和幻觉的接纳,突出他们的艺术家特质。

③主旨方面,结尾突显了小说主题,表现了人们对独特生命的理解、包容和接纳,反映出作家对人类社会与未来的思考。

④读者方面,小说结尾对外星生命的理解,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读者联想与思考。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补充说明:

1.要点①的关键信息:“照应前文情节”1分,“便于读者理解前文离奇的情节”1分,意思对即可。

2.要点②的关键信息:“塑造人物形象”1分,展开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3.要点③的关键信息:“突出主旨”1分,“反映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或“对独特生命的理解和接纳”1分。

4.要点④的关键信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或“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1分,“体现了小说魔幻的风格”或“增强了小说科幻色彩”1分。

第9题

参考答案:

①“传统表象”指小说环境、情节、人物要素齐全,文章以四个人的言行经历为主要内容,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在羊肉店发生的简单故事,符合传统小说的基本特征。

②“传统表象”还表现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环境营造等具有传统特色,如羊肉馆老板夹杂了昆曲和评弹的发音、小巷深处的庭院、挂历上的山水画卷等。

③“现代而先锋”体现在将荒诞离奇的情节融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不注重塑造立体丰满的典型人物形象,而重在创设抽象的意境以表达思想;加入了科幻的外星人及穿越的新元素。

④小说把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反思、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这些前瞻性、深刻性的话题,融入到具有传统、现实色彩人物和故事中加以呈现,体现了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关照与反思。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补充说明:

1.要点①的关键信息:“四人在羊肉店发生的故事”1分,“情节平实简单”1分。

2.要点②的关键信息:“用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等传统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1分,“庭院、

小巷、羊肉店等传统的生活环境”1分。意思对即可。

3.要点③的关键信息:“情节荒诞离奇”或“情节不追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1分。

“不注重塑造典型人物”或“塑造神秘外星人形象”1分,“挂历上的日期营造了奇特(穿越)的时空环境”1分。

4.要点④的关键信息:分析“传统表象”与“现代而先锋的心”在文本中的“融合”。

第13题

(1)参考答案:赵立的部下劝说赵立不如返回守住徐州,赵立震怒,咬牙切齿地说:“返回的人斩首!”

(采分点:麾下,指将帅的部下;嚼其齿,咬牙切齿。句意3分。)

补充说明:

麾下:译为“将帅的部下”,也可以译为“属下”“下级”“手下”,1分。

嚼其齿:译为“咬牙切齿”,也可以译为“咬着牙齿”“切齿痛恨”,1分。

句意3分:句意大致准确的给分。

“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大致意思对,1分。

“立奋怒”大致意思对,1分。

“嚼其齿曰:‘回顾者斩!’”大致意思对,1分。

(2)参考答案:唐琦辱骂敌人,一点都不屈服,琶八催促杀了他,唐琦到死都没有住口。

(采分点:少,稍,略微;趣,通“促”,催促。句意3分。)

补充说明:

少:译为“稍,略微”,也可以译为“一点”“稍微”,1分。

趣:通“促”,译为“催促”,也可以译为“督促”“敦促”,1分。

句意3分:句意大致准确的给分。

“诟骂不少屈”大致意思对,1分。

“琶八趣杀之”大致意思对,1分。

“至死不绝口”大致意思对,1分。

第15题

参考答案:

①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树上的鸟儿催促沽酒女子要赶快回家,生动活泼地表现乡村和谐自然的生活乐趣。

②用谐音双关手法(或答“巧用禽言诗体”),通过“提壶”和“婆饼焦”两种鸟的名字和叫声,模仿鸣禽语言来写农家农事——提壶沽酒和煎婆饼,俏皮活泼,幽默风趣又富有乡村生活乐趣。

③巧用主客颠倒写法(或答“用自我调侃的诙谐手法”),作者通过写自己醉中失态,反过来问路人自己家的住处,表达自己融入淳朴乡村生活的乐趣。

④巧用语言细节描写,通过细致描写路人一本正经地给作者指路的语言细节,突出农村童叟无欺、热情善良的淳朴的民风,作者从中感受到和谐的乡村生活乐趣。

⑤用留白艺术手法,上阕写村姑沽酒却不说为何而沽,下阕写作者醉中却不说因何而醉,故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既突出村民的热情好客,又表现作者陶醉于乡村生活带来的乐趣。

⑥用画面组合手法(或答“用意象组合手法”),上下阕分别选取富有乡村生活特色的典型画面来描述,两幅图画相映成趣,凸显乡村生活画卷,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

⑦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树上鸟语,虚写作者回家路上的古庙、溪水、乌桕树以及作者的住处,虚实相生,描绘了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乡村的生活乐趣。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补充说明:

1.以下答案也可给2分:

⑧运用想象的手法,将鸣禽啼叫声想象为人的语言,想象树上的鸟儿啼叫是在催促树下的女子回家,增添了乡村生活的乐趣。

⑨视听结合,上阙描写了树下三三两两聚集的乡村女子和树上的鸟叫声,将视觉和听觉有机结合,描绘出一幅充满乐趣的和谐安宁的乡村生活图景。

⑩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诗歌直接描写沽酒的乡村女子三三两两聚集的场景和诗人醉中问路的生动画面,体现了乡村淳朴的民风,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

2.答出“参考答案”和以上补充答案中的内容,每答对一点得2分,其中答出手法得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相应手法如何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得1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3.手法和分析分开评分,手法概括正确但没有能分析正确乡村生活的乐趣或能分析乡村生活的乐趣但手法概括不准确可得1分。

4.答案第②点答“移情手法”、第③点答“主客移位”、第⑥点答“蒙太奇手法”或“借景抒情”,且结合诗句分析正确也可得分。

5.如果考生答案完全没有答手法,仅分析诗歌通过写哪些人、事或景物来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或只解说乡村生活乐趣在诗中的体现,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2分。

6.不分点答题酌情采点给分。

第16题

参考答案: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无可奈何花落去落红不是无情物

(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补充说明:

一句一分,有错字漏字,该句不能得分。

第20题

参考答案:

①气温走低有两个原因

②往往带来(形成)降雨天气

③再次迎来高温天气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说明:

1.第①点的答题要素为:“气温走低”、“原因”,学生答案需包含这两个要素方可得满分。

(1)若答案不是以“气温走低”“气温降低”“气温下降”“气温变化”等作为陈述对象的,则此空不得分。

(2)答案不一定要明确概括为“两个原因”,只要包含关键词“原因”“因素”、前后语句通顺即可,如答成“气温降低有以下原因”也可给满分。

2.第②点的答题要素为:内容概括出“下雨/降雨天气”1分,照应前文句式结构1分。学生答案需包含这两个要素才可得满分,如“常常会形成降雨天气”“往往会下起大雨”。

3.第③点的答题要素为:“再次”、“迎来高温”,如“再次迎来高温天气”“再次觉得气温升高”“又感觉到炎热”等。

(1)答案要明确出现“再”、“再次”、“又”之类的词语,否则扣掉1分。

(2)此句的主语是前文的“人们”,若填入语句与前文主语不构成逻辑关联的,则应扣掉1分,如“天气又开始变热”“又出现高温天气”等。

第21题

参考答案:

①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以“横行霸道”“迈开大步南撤”“绝不肯轻易认输、轻易败退”等词句赋予了副热带高压气候以人的态度和动作。(1分)

②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处暑前后气温变化的特点,语言具有动态感、画面感。(2分)

③准确写出了处暑前后气温虽然下降,但暑热天气却并不很快消失的情状,语言表达科学、严谨。(1分)

补充说明:

本题应从修辞手法、修辞效果、语言表达符合文体特征三个方面作答,准确指出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在语句中的具体运用给2分,拟人修辞手法的效果分析给2分,语言表达符合科普文章语言严谨科学的要求给1分。

1.手法及运用:明确手法(1分)、构成及运用分析(1分)

(1)准确答出运用了拟人(或比拟)的手法,得1分;

(2)能结合句子具体分析拟人(比拟)手法的具体运用,如:“赋予了副热带高压气候以人的态度和动作”“把副热带高压当作人来进行描写”“把气候变化人格化”等,得1分。

2.拟人(比拟)的修辞效果:生动形象(1分),有动态感/画面感(1分)

(1)答出“形象生动”、“生动有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化抽象为具体”“具体可感”等也可给1分;

(2)答出“动态感”或“画面感”,如“写出了气压变化的动态过程”“形象地描写出副热带高压移动的状况”“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把气温的变化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等,可给1分;

(3)修辞效果的分析应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准确分析,如果仅罗列“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等词语而没有结合句子分析或分析不正确的,只给1分。

3.语言表达的严谨、科学(1分)

(1)答出“写出了处暑前后气温虽然下降,但暑热天气却并不很快消失的情状,语言准确、严谨”,得1分;

(2)或答成“准确写出副热带高压地区气候复杂多变的特点”、“把高深严谨的科学知识表达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解释文章的科学知识”、“准确地描述出天气变化,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等也给1分。

作文

一、整体原则

此作文题立足新时代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