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申沟村今年能脱贫摘帽了!在河北省赤城县龙门所镇,这可是大新闻。
申沟村地处赤城县西北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匮乏。全村户口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85户人。
记者日前来到申沟村贫困老人赵国江家,家里的挂历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几个字十分醒目,下方印着经济日报社驻该村第一书记魏冠军的照片和手机号码。赵国江说,这样的挂历每家都有,这是魏冠军去年年底来到村里时自己想办法印制的,“谁家有困难,拨个电话,魏书记马上上门,可热心了”。
中央确定的“五个一批”脱贫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排在第一位。申沟村最薄弱的是产业。龙门所镇党委结合实际为申沟村订制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和产业富民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决定通过“贫困户入资入股到公司,合作实施扶贫项目”,实现申沟村脱贫。
发展产业,基础设施要配套。上级给申沟安排万元扶贫资金,扶贫干部带领村民新打机井5眼,植树棵,新建公厕2座,建垃圾点5个,修缮改造危房30户……经过一番整治,曾经脏乱差的申沟面貌实现大改善。
发展产业需要致富带头人和领头企业。村干部与在外地经营企业的“80后”大学生王壮一拍即合,动员他回乡发展产业。年,由王壮牵头,申沟村注册成立晨露绿湾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林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农业产业园,迈出“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第一步。产业园累计投资万元,建成设施蔬菜大棚栋、苗圃亩,还有豆制品厂、农产品交易市场。合作社吸纳全体村民为社员,将村集体占地补偿款和上级补贴资金共68.28万元,注入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园项目。村民与其他股东按投资占比进行分红。
谁知,他们第一年竟然赔钱了。扶贫干部和王壮一起查原因、想办法。他们走遍周边县区了解大棚种植情况,实行差异化种植,新建库容0立方米的冷库,请来大棚蔬菜种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年,大棚彩椒、西红柿长势喜人,还未上市,上门求购的中间商就络绎不绝,当年实现盈利55万元。
如今,申沟村实现了村民产业全覆盖。农户有年终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种植大户租种大棚经营收入4大增收途径。粗粗一算,村中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约元。大家越干越有劲头。
年,申沟农业产业园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又建设10亩日光温室大棚,开展蔬菜育苗及樱桃种植,引入3个非贫困村的53户贫困户,筹集29.15万元扶贫资金入股。
“我们计划‘三轮驱动’:建设东山连片林果苗木基地;对现有两座养殖场扩模增效;向周边村延伸,发展大豆种植基地,依托豆制品加工厂做大做强龙门所豆腐产业。”申沟村党支部书记郝金刚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看到,申沟村4栋住宅楼正加紧建设,可集中安置全部户村民。驻村干部魏冠军也积极筹措资金,准备配套建设村民活动中心。(经济日报记者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