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绘画审美形象的讨论言辞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评论家等等都有精辟的言辞,对于形象的审美标准各有各的见解,我们不妨集百家之长糅合于一体,然后发表自己的观。
有人曾经说过“漂亮的不一定是美的,美的也不一定是漂亮的”,这是一个曾经比较流行的观点,此观点自然有他的一定道路存在,但也并不完善,也有其弊端所在,到了今天这个观点基本上,已经演变成为“漂亮的一定不是美的,美的一定是难看的”,真实越来越离谱了,关于这条观点其中的均衡点可谓是可谓是很玄妙的,至于如何界定,还需个人细心分析。
漂亮的不一定就是美的,美的不一定是漂亮的,这其中仅仅只是和概率统计,但是都有双面性,有时也不能一概而论,漂亮的也有美的存在,也有不美存在,但是大多都为不美,毕竟内外都美的仅仅是凤毛麟角,但也不能完全否定。
对于美的追求这又涉及到审“美”,也包括审“丑”。所谓的美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都是指漂亮,英俊,好看等等来说的,这些方面应该是审美的主导方面;审“丑”仅仅只是审美的次要方面,比如人品的奇道和正道的关系。所谓审丑,需要审才能有丑在审美活动中的次要价值,就是对于丑的批评,等如果没有对于丑的审,而成为只有丑,那就连在审美活动中的次要价值也没有了。
艺术形象大体上有四类:第一类是漂亮而又美的,比如周昉额绮罗人物画,龙门的奉先寺大佛;第二类是漂亮而不美的,比如当下流行的杂志封面上那些妖艳的美女像。第三类是丑而又美的,比如贯休的罗汉图,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第四类是丑而不美的,比如把一些污秽的东西当艺术品,把墨色乱泼在宣纸上的不知所云的作品等。这四类形象在书法中也有例证,第一类如王羲之,褚遂良的行楷书;第二类如明代苔阁体,清代馆阁体;第三类如傅山的“四宁四毋”;第四类如当今的现代派的书法体。
在当前的书画界中第一类艺术形象正在越来越少,第二类虽然流行于时俗小说,杂志封面和挂历等之中,第三类影响也越来越少,大概是书画家门很难把腐朽化为神奇的点铁成金的功夫;第四类形象已经泛滥成灾,大都是以丑恶的形象打着审“丑”的幌子欺世盗名。这类人的人格精神大多是不健康的。
所以提倡审美的艺术形象,必须先提倡健康的人格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著名画家齐白石等许多著名大师大都提倡艺术形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我们应当认为艺术形象是美的,审美以审“美”为正道,审“丑”为奇道,奇正相生,主次相成;漂亮而不美为媚俗,丑恶而不美为欺世。
然而对于当今社会的欣赏,媚俗已经成为一种审美的病态,对于书画界来说已经是一种污染。对比应当提高审美的艺术形象,对于历史上既漂亮又美的审美艺术形象,比如唐代的人物画和书法,宋人的花鸟,山水和行书,元人的山水画,文征明和董其昌的书画,恽南田的书画等,这些艺术品和历史上大量人格精神健康的艺术家,我们应该视作经典和模范,并在此基础上,建树起自己审美的个性风格。
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对于美的追求历来被重视,主张审美的艺术形象可以上溯到孔孟时期《论语》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只有内在美而没有外在美则粗野怪戾,为君子所不如。只有外在美而没有内在美则修饰艳俗,为君子所不取。君子所取者为外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对于审“丑”的主张可以上溯到道家的老庄。《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说美丽的形象其实不一定不一定是美的,实质美的外在形象不一定美。庄子说外形丑陋但内在的心灵有时确实美的,称之为“德有所长而行有所恶”。老庄的以审后为主导并不排斥美,但这样会有好多人误入歧途。
他们的审美形象要求早超越物像,岂能为芸芸众生所能体会,于是导致很多人不能完全理解老庄的审美形象,而胡乱猜测,使很多人滑入逐丑的歧途。其实提倡审美形象于提倡健康的人格精神是相统一的,而丑恶的艺术形象正是因为心理失去平衡,精神畸态的艺术家所为。
然而在今天漂亮而美的艺术形象遭到唾弃,漂亮而不美的形象遭到世俗的欢迎,但遭到舆论界的反对;丑而美的艺术形象为艺术界所提倡,但几乎没有那一个艺术家真正做到;丑而不美的艺术形象不仅受到艺术界的提倡而且被作为时尚景象追逐,泛滥成灾。
中国绘画艺术形象的探索向来被人重视,但也很少有人重视,这四类形象当中基本上好的一面很少有人追求,反而不好的一面受到当今多数人的大力提倡和追求,不如漂亮而不美的艺术形象,就受到世俗的欢迎,因此也导致多数低俗之人对艳俗之形象大力提倡。
由于丑而美的艺术形象今儿很少有把握得住的,多数人索性放弃难得从容易的开始,于是对丑而不美的大力提倡,造成审美形象的泛滥成灾,多数无知之人还不以为然,乐于追捧,实乃可笑至极,可笑至极。
对于漂亮而美的艺术形象虽然有少数人坚持追求,但是力量比较薄弱,因为这样的高度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当今社会的浮躁,人心更是浮躁不堪,哪有心思去精心探索,大都追求速成,结果导致艺术审美形象的泛滥,实为艺术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