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位于红河州东南部,全县总人口16万,有苗、汉、壮、瑶等17个民族。屏边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今年年初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未脱贫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经过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屏边县农村贫困人口已由年的人成功清零。贫困发生率从年的55.68%降至零。目前,屏边县已经全部脱贫出列。
12月3日
《经济日报》脱贫攻坚版刊发文章
《云南屏边:特色资源变致富产业》
聚焦屏边县
栽“摇钱树”、发展旅游业
依托当地特色资源
脱贫致富的故事
一起来看
↓↓↓
高山绵绵,大河奔流。绿油油的果树长满了河谷两侧的山坡。这里就是云南省屏边县。近年来,屏边县将“消除绝对贫困”作为首要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逐一攻克脱贫堡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山上栽满“摇钱树”
“这几年,我们始终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为主线,通过不断努力,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增速实现了年均两位数增长。”屏边县委书记苏畅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屏边县农民增收快,是因为山上栽满了“摇钱树”。
这里不能不提到以荔枝、猕猴桃、枇杷为主的“十百千”特色农业产业工程。
这一工程就是立足屏边山区气候特点
在海拔米以下热区
发展屏边荔枝10万亩
在海拔米至米区域
种植枇杷10万亩
在海拔米以上适宜区域
发展猕猴桃10万亩
建成个示范基地
发展种植大户0户以上
屏边县湾塘乡沿溪村的荔枝地
同时,依靠农业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规划推进新现河百里枇杷大峡谷及枇杷庄园经济带、南溪河百里荔枝大峡谷及荔枝庄园经济带、玉屏—新华—和平—白云百里猕猴桃产业及猕猴桃庄园建设,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庄园。
玉屏镇大份子村就是屏边县“十百千”特色农业产业工程中的优秀典型。
大份子村在大山顶上,距玉屏镇政府10公里,辖8个自然村,有常住人口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目前已经全部脱贫摘帽。
就在4年前,大份子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穷窝窝。
在大份子村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的民营企业家田波告诉记者,4年前,村里没有通公路,搬东西下山都要靠肩挑背驮。田波在村里流转了亩坡地,跟着他一起干的42户中,有38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不懂技术,田波就从几千公里外的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请来猕猴桃专家教授种植技术。短短几年,村里已经办了53场技术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份子村的红心猕猴桃不仅口感好,还比全国其他产地早熟近1个月,销售非常好。仅年通过电商平台,就销售猕猴桃、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余件,帮助农民增收10余万元。
除了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支柱产业外,大份子村还引进乌克兰大樱桃、黄金百香果,构建以林下砂仁种植与生态家禽养殖相融合的多元化产业,如今已发展猕猴桃亩、乌克兰大樱桃亩、黄金百香果余亩。
缀满枝头的荔枝
目前
屏边全县已累计发展
以荔枝、猕猴桃、枇杷为主的
水果种植39.2万亩
发展以杉木、桤木为主的
用材林万亩
发展以草果、砂仁为主的
林下中药材31万亩
有了好产品,还需好品牌,屏边县又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屏边荔枝一炮走红,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群众吃上旅游饭
绿色生态旅游是屏边县脱贫攻坚中新崛起的致富产业。
屏边县苗绣展示馆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这里每天都有几十位身着苗族传统服装的绣娘,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专心致志地绣花。
“我每天送孩子上学,忙完家里的事,就来这里做绣娘。计件工资,一个月能赚元。”38岁的苗族妇女杨琼高兴地对记者说。杨琼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自白河镇坡头村,儿子6岁,需要她在家照顾。绣娘这种工作特别适合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
屏边县县长李雄文告诉记者,屏边县将苗绣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苗绣产业。
屏边县已建成绣莉丰乡
太平村绣娘坊等4个扶贫车间
8个绣娘工作站
和20座家庭绣梦工坊
一些有刺绣技艺的苗族妇女纷纷拾起绣花针,精心绣制美好新生活。一些苗族女孩也摒弃“学绣花不如去打工”的观念,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专心在家学习刺绣手艺。很多苗族妇女实现了居家创收两不误的美好愿望。
苗绣只是屏边县绿色生态旅游诸多亮点中的一个。
在屏边县城西片区,有一处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它就是滴水苗城。
鸟瞰屏边县滴水苗城
滴水苗城作为屏边县精品县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一心八寨”(苗文化中心,玉水寨、滴水寨、郦水寨、悦水寨、云水寨、临水寨、汇水寨、融水寨)、“一河五景”(牧羊河,苗城寨门、花山广场、苗王府、苗历广场、滴水瀑布)。
项目采用文化吸引、环境提升、产业融合、规模聚集、机制创新的“五轮驱动”发展路径,将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突出“山、水、林、苗、城”特色,着力打造苗族风情旅游小镇。
作为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屏边县森林覆盖率达61.97%。
屏边牧羊河溪流湿地公园(黄俊峰摄)
近年来,屏边县以建设“山、水、林、苗、城”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思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花山节”为支点,撬动全域旅游格局。
年
屏边县累计接待游客.53万人次
同比增长21.11%
实现旅游总收入19.22亿元
同比增长29.60%
绿色生态旅游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加快了屏边脱贫攻坚进程
革除陋习促脱贫
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
屏边县的办法是移风易俗,充分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曾经污水横流、苍蝇乱舞的大份子村,如今面貌一新。大份子村党总支书记杨顺成告诉记者,按照景区化标准,大份子村民居进行了统一改造,拓宽硬化路面.2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广场平方米、卫生公厕一座、垃圾房一座。村里配套设置了50个垃圾桶,还新建了排污管道、三级化粪池。
同时,村两委大力开展移风易俗革除陋习行动。
屏边县全面压实县级各部门、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在全县开展“除三黑”“清三堆”行动,着力解决楼板黑、墙面黑、地板黑和农户柴堆、粪堆等脏乱差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村庄农户家庭风貌。
据统计
屏边县已建成农村卫生户厕座
实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座
新建村组道路公里
建成农村生活垃圾焚烧池个
配置垃圾运输车10辆
移动垃圾设备82台
垃圾箱个
昔日脏乱差的农村风貌有了质的提升
屏边县又组织宣讲团,深入村组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宣讲。全县支文艺团队编排脱贫致富节目,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政府出资制作精准扶贫政策明白卡和宣传挂历,发到每一户贫困户,选树群众身边的典型,又精心制作播放苗汉双语脱贫攻坚广播节目,广泛开展“革陈规、除陋习、树新风、促脱贫”活动。
来源:经济日报、云南发布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责编:金贤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