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如今又要过年了!在农村,老话说“一入腊月就是年”,可是,如今腊八都过去了,记忆里浓浓的年味去哪了呢?冷清的乡村道路,没有了往日过年前的热闹,更没有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场景,如今的过年似乎缺少了些期待感。
作为80后这代人的我们来说,儿时的过年,贯穿在整个腊月里,家家户户弥漫着米面的香气,村里的老少爷们们聚在一起,打着扑克,度过腊月的严寒,如今冬天都不冷了,想看场鹅毛般地大雪如今依然成了奢望。
20年前的我们,虽然穷得不可描述,可是却快乐而又幸福的期盼新年的到来!嘴里不停地哼唱着“小孩小孩嘴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当然,20年前儿时的记忆力,腊月少不了两件事,一是走亲戚,二是赶大集!
走亲戚,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闭塞的交通,大多是长辈牵着晚辈的手,一步步走出来的!父母提前准备好礼物,第二天大清早,左手拎着篮子,右手牵着孩子的手,在羊肠小道中徒步,去往七八里地外的亲戚家,亲戚上门,自然要张罗着饭菜,孩子们则聚在一起玩耍,不一会的功夫,一大桌子饭菜摆上了八仙桌,孩子们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这或许是那时,走亲戚最大的期待了!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农村走亲戚,留饭的少了,虽然交通便捷了,可是亲戚味却淡了,再也找不到记忆中走亲戚的美好了!
赶大集,贯穿在整个腊月里!
这些年,农村经济虽然变化了很大,可是,家乡的大集却按部就班的延续着农村“二、七”赶集的习俗。不过,景象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时候,到了腊月里,赶大集那可真是人潮涌动,卖菜的、卖猪肉的、卖衣服、卖鲜花瓜子,以及糖茶的比比皆是,当然也少不了,最新的挂历了!为了烘托出过年的气氛,儿时父母每年都会买上几把塑料做出的鲜花,插在花瓶中,图个喜庆!
而在如今人们都忙于生计,都在外拼搏打工,已经很少有人会到了腊月就返乡了,越发多的农民临近年尾才回家,而置办年货也更简单了,超市了啥都有,这或许也是年集越发冷清的缘故吧!
儿时腊月里,最期待的还是各自吃的!
俗话说“杀猪过年”,到了腊月,临近过年前最后一两个大集上,父母总会把年货置办妥当,比如说买上个猪头,回家清洗干净后,放在柴火锅中慢慢的煮,直到满园萦绕着肉香后,取出分割好,留足过年上供用的,剩下的一家老小就着蒜瓣来吃,别提多美味了!
当然,在农村,过年还讲究“过有”“连年有余”的说法,因此,在笔者的家乡,过年少不了要“过鱼”以及“过油”的习俗,将新鲜的鱼收拾干净,将生鲜猪肉改刀切成长条状,用面粉和成糊状,放在油锅里炸,这也是农村过年必不可少的风俗!还记得那个吊在房梁上的提篮子吗?
然而,时过境迁,往事只能回味,那些远去的记忆,如今依然模糊!活在当下,如今过年越发的像是在放假了!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富足,人们生活的压力更大了,尤其是对于农村人来说,“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财”,人们都在为了时下的目标而奋斗,一旦不去做工势必会丧失一天的收成,因此,只能负重前行,越发多的乡亲,也不愿提早返乡而是到了年尾才回家,这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
另一方面,年年岁岁花相似,可是,年味却越发的淡了,以往过年的民俗表演没有了,很多地方鞭炮也不响了,越发多的孩子为了学业,穿梭在各个的辅导班,农村“人情味”也淡了。
当然,在农村,如今很多的年轻人在城市里打拼,工作生活也要按照规定休息,作为年假来说,本身休息就那么几日,还要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路途中,回到了家里身心早已疲惫,自然也无暇去参与过年的场合了,有时也遇到各种“伪关心”,还不如在家休息,陪伴家人。
越长大,越孤单!岁月虽好,却总不能活在记忆里,那些泛黄的记忆早已远去,活在当下,更应脚踏实地,为目标而奋斗,虽然,生活好了,快乐离我们远去了,可是,这却是生活,更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