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pf.39.net/bdfyy/zjft/190403/7022280.html
总台《人世间》收官了,江苏卫视《人世间》又将时光倒回。重刷一遍发现,老周家的墙,也是一场记载历史的变迁。
《人世间》的故事开始于年,当乔妈进来通知老周家去支援下乡的时候,镜头收下了炕头的两面墙,一面挂了扫炕的扫帚,一面挂满了毛主席像章。
从年东北抗日联军颁发毛泽东银质像章,到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毛主席像章,再到七十年代初,全国有各种像章一百多万种,发行数量有80多亿。
像老周家这样的工人家庭,佩戴和收藏毛主席像章都是一种骄傲。
到了72年,老周家的墙上第一次出现了“挂历”。
其实,挂历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始于讨债本,商人把每月讨债的情况记录下来,年终编印成册。后来为了方便,提前编成一本有12个月日期的本子挂在室内。
40年代,随着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挂历也得到发展。
但当时的“挂历”是一种对外宣传品,文字是中英文,有的全部是外文,画面内容有建设成就摄影,古代山水画和电影剧照等,对外赠送,对内很少发行。
对内发行的叫“年画”。
可以看到,老周家除了原来挂扫帚的地方贴了一张明显的年画外,另外一面墙上也有类似年画的“糊墙纸”。
78年,老周家有了真正的挂历。
巧合的是,国家图书馆馆藏最早的挂历也是年出版的。
70年代中期的挂历插图,基本都是反映“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的场面,毛主席像,革命样板戏是主要内容,但也有像老周家这样的风景摄影作品,反映祖国风光的。
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挂历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挂历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发行量逐年增加。
老周家的这几幅挂历,就是80年代挂历中的“典型”代表。
比如这幅“泳装”美女的彩页。
又或是这幅美女配香车明星的彩页。
作为商品进入普通老百姓家的挂历,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产品,曾是春节送礼的一项必备佳品。
每个90年代长大的男孩子都应该对挂历上那些明眸皓齿的红唇美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穿得越“暴露”的,在大街上看到了,越要忍不住鬼鬼祟祟多看两眼。
女孩子们也禁受不住诱惑,偷偷效仿她们涂妈妈的口红、把头发也搞成蓬松的样式,当然被抓到了要挨批的。
挂历上的美人反映了上世纪的中国时尚潮流,影响了将近20年中国大众的视觉审美与想象。
最重要的是,没有ps。
记得有一句话叫做:谁的童年女神还没拍过几张挂历。
当时,有一位靠脸就能卖出60万册挂历的女神何晴,算得上挂历届的顶流小花。
也是因为挂历封面上温柔如水的形象,何晴被琼瑶看中,拍摄了《青青河边草》。
不过,年以后,传统挂历开始逐渐没落。
老周家的挂历又变成一张纸的“年画”,其地位还不如隔壁的球星海报。
《人世间》记录了50年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而里面的挂历何尝不也是一场起起落落的文化记忆呢?
如今,挂历消失很久了,可走进一家书店,你很容易就能在显眼的位置看到类似于《故宫日历》的“日历书”存在。
形式上接近原始的“老黄历”,内容上强调新老文化的融合,一款日历可以买到几百万套。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挂历”的辉煌呢?
你家里现在还会用“挂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