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访谈蔡育贤我不是虎王

誉芙美云南本草白斑皮肤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605.html
蔡育贤做客《杨华访谈》

生,江苏人,现任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政协书画院画师、民革上海香山书画社副社长、上海香山画院顾问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海墨画会花鸟画艺委会主任。早年师从上海中国画院著名山水画家陆一飞先生,擅长翎毛走兽画,尤善画虎。94年12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了《蔡育贤画集》。上海电视台文化风景线栏目为他做了专题介绍:《钟情动物的画家——蔡育贤》。

蔡育贤做客《杨华访谈》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公元年5月22日上海图书馆,上海解放60周年书画展现场,德高望重的陈佩秋先生由西向东进入展厅观看,突然在一幅老虎画前停留下来,眼睛紧盯不放,指着这幅作品的简介问身边陪同人员,“上海有两个“陆yifei”,一个是大陆抑非,还有个小陆一飞,他是跟哪一个学的?”,陪同人员回答:“小陆一飞。”于是她又兴奋激动地说:“以前我只知道北方天津有个冯大中,北京有个范曾,这下我们上海终于也有个画虎高手啦!”。

他就是本期《杨华访谈》的特邀嘉宾、当代画虎名家蔡育贤。

杨华:欢迎蔡老师做客《杨华访谈》,首先请自我介绍一下你艺术师承入门的路径。

蔡育贤:学中国画是讲究师承和传承的,我19岁就有幸拜师上海中国画院著名山水画家陆一飞先生,成了陆门第一个开门入室弟子,老师讲究学中国画必须先从传统入手,在陆老师的指导下我先后临摹了些宋画,如白描《八十七神仙卷》,为了掌握线条功夫就临摹了多遍。还有北宋名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元四家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明代唐寅部分山水画都临摹过,当时图册印刷没有现在的高清条件,所以老师借给自己的图样很珍惜,每幅要临画多遍方舍得还给老师,陆一飞先生是著名山水画家,我有缘早年跟随他学习山水打下了笔墨基础,为如今画虎配景创造了条件。

杨华:难怪你动物背景画得闲熟,许多画虎画家配景配不好。

蔡育贤:是的,我幸好跟陆老师学了山水,如今画动物,特别是画虎受益匪浅啊。

杨华:当初你跟陆一飞先生学山水后来怎么又画上动物和老虎了呢?

蔡育贤:陆老师是画院专职画师,专业就是山水为主,其实人物也画得很好,我曾看他画的《三打白骨精》就很精彩。我职业是美术教师,不只教学生画一门,美术绘画科目很多都要懂些,自己喜欢的动物更想多画些,当时也有师兄弟说怪话:“既跟老师学山水却又画花鸟人物心太野啦!”但陆老师很开明也支持我还帮我介绍了刘旦宅先生,陆先生的二公子陆晓波就是刘旦宅的弟子,我看到他在临画刘旦宅的猫图,太喜爱了就和他一起临画,我还临过刘先生的虎,马等题材画,对我影响很深。

杨华:刘旦宅不是画人物画么?

蔡育贤:刘先生是大家,一专多能,《红楼梦》人物画是其代表作,但动物画却颇有心得,得到广大藏家的喜爱。

杨华:我发现你画的虎和马里有刘旦宅的影子。

蔡育贤:嗯,是啊!我虽然没直接跟他学,但我却经常临他的画,那时他每年出一本生肖挂历,有小狗,鸡,虎,猴,马等,我都让陆晓波为我留一本,照挂历临,如今我自己也每年出版一本生肖挂历了。我94年第一次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刘旦宅先生亲笔帮我画展画集题字,陆一飞老师帮我画展剪彩。当时画展是由黄浦画院主办,黄浦画院胡振郎院长还帮我请了美协秘书长徐昌铭等著名画家参加了开幕式,场面隆重,记忆犹新,能得到老先生们认可,我很荣幸。

杨华:看来刘旦宅的画风对你影响不小。

蔡育贤:是的,当初画小猫画了很多,画了一卷《百猫图》长卷,给陆老师看了后,他启发我说,画好小猫可以画大猫啦,大猫就是虎啊。过去虎很难看到,除了看到动物园的虎,就是笼子里的虎,就照猫写生,猫科动物动姿一样放大画成老虎,由此开始画虎一发不可收拾了,有了灵感,觉得画虎更带劲更有气势。

杨华:听说你小时候身体较弱。

蔡育贤:是的,也有这个因素激发我画虎。

杨华:身体和画虎有什么关系吗?

蔡育贤:民间传说,虎能辟邪,有阳刚之气,我因体弱希望通过画虎提升阳刚之气,我画虎的成功,得到陆先生的肯定,为我创作的十二通景虎图上题词添彩,还让我画了十本虎的册页,并亲笔在封面题名,页尾题跋。可惜当我画册出版时老师却因病己经离开,一直成为我心里一大遗憾。

杨华:我印象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收藏》栏目做过一档你的节目,当时也是上海中国画院花鸟画家吴玉梅还为你做节目嘉宾。

蔡育贤:是啊!吴老师也认可我的动物画,还为我画的猫图配景芙蓉花呢,支持我为我这档节目做嘉宾。当时还有著名书画评论家恽甫铭先生。他们对我的画虎艺术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叙述评论。我对绘虎也有自己的感觉,就是你要让人家了解你,认可你,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语言,我的虎没有师承,陆先生不画虎,虽然我学过刘旦宅,借鉴刘继卣,但我不受他们束缚,我画自己的,古人有韩干画马以马为师,我以虎为师啦。

杨华:当前画虎要么工笔要么写意,东北画虎人很多,你是上海人,要画出海派风格。最近你选择兼工带写,雅俗共赏的路子还是对的。

蔡育贤:目前从全国各种画虎名家的画集版本来看,我和他们的风格还是明显不同的,我有意避开他们,不谦虚的说在全国画虎名家队伍中有自己一席之地。

杨华:虎年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一套《当代中国画名家画虎》集。共邀请了10位画虎名家,在全国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里面有你吗?

蔡育贤:当时组稿10位是准备出版十本画集,但有5位作品少,凑不出十集,最后只能综合起来出了一集,另外5位各出一集,我出的是单行本画集。有人称我"虎王”我不接受的,纸老虎称什么王,当代画虎名家嘛我能接受,以此画集为凭嘛。

杨华:我记得上海建市60周年书画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陈佩秋先生因身体不适原接受我半小时的采访,结果绕展一圈,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当看到你画的虎时,陈先生把眼镜摘下,眼睛紧紧不放,看着你的简介问我,上海有两个“陆yifei”,他是跟哪一个学的?我说是小陆一飞,于是她兴奋激动的说:“以前我只知道北方天津有个冯大中,北京有个范曾,这下我们上海终于也有个画虎高手啦!”

蔡育贤:能得到老一輩艺术家的认可不容易啊。

杨华:整个画展上她对沈向然的建筑画,万芾的工笔花鸟等人的作品前景,也给予了肯定。她还说,这次来了不吃亏,没想到能看到这么多年轻人跳出来。

蔡育贤:前段时间我对画虎这么多年也进行了思考,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开始求形似,到后来求神似,接下来求风格,甚至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还有人讲禅意讲时代感,都想尝试一下。画得像只是基本功。中国画还讲究笔墨功夫,没有笔墨功夫便称不上是名画家,就是画得像也只不过是个画匠,一定要画出艺术性和风格,陈佩秋先生也说过:“好作品有一定难度,就是深度,一学就会算不上好作品。”所以在笔墨方面要动脑筋,求探索,不能只是熟练工,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个造型,要有想法,要有构思,要有变化,与众不同。

杨华:听说你画过《百虎图》?

蔡育贤:是画过好几卷《百虎图》长卷,那是学画时为解决虎的各种姿态收集素材而作,也有的是应藏家定制所画。一幅百虎图,如果虎姿都重复,光是凑数百虎,没意思。

杨华:就是解决老虎的造形基本功。

蔡育贤:我著过多本动物画技法丛书,出版过《虎谱》《动物画谱》《猛兽画法》《动物画技法》《举一反三画狮虎豹》等,著书也是总结,在造型上我除了用勾线,水墨彩墨等表现方法,写实,写意都尝试,举一反三归纳总结,著书出版让求知者收益,让行家认可。

杨华:蔡老师,你本身不就是做教师出身么!

蔡育贤:是啊,出书既是总结我的教学,也是专业出版社对我的认可。我还出过一套音像教材,是广东一家音像出版公司,专门为我录制了《狮虎豹画法》《猫与大熊猫画法》《猿猴画法》《鸡雉画法》等音像教学光盘。

杨华:你花鸟画都画啊?

蔡育贤:我说过我是美术教师身份嘛,画什么都可以多多益善嘛。听一个外地画家说,他那里有的艺校用我的动物画技法丛书当教材用,我出版的《虎谱》也成了外地某画虎村的余业画家的参考资料,甚至在国外也有朋友传话给我,说在他那里的书店里看到我的动物画技法书。

作为画家不能自骄觉得自己成功了就满足了,我认为名利待遇要知足而艺术追求不能满足。

杨华:艺术有无限的阶梯,画永远学不完,画不够。

蔡育贤:真正的绘画艺术家哪天不想画了就是他病了,只要拿得动这支笔绝不会停下来的。

杨华:社会上不是经常听人说某某画家开始封笔啦?

蔡育贤:那是炒作,为了抬高画价,真正的画者不会停下来,一辈子坚持不懈,朱屺瞻这些大师百岁还在画,当然年衰体弱不能画得太累,要将书画作为修身养性啦。

杨华:你的名字起得好,育贤培育贤人。

蔡育贤:我也觉得和我一生教育事业挂上了,从事美术教育三十年,按常理退休了该休息了,可我至今一天也没息过,还在业余时间为市老干部大学承担教学任务。看样子五十年教龄也退不了休,只要还能画就能继续教。

杨华:有情怀的艺术家对社会有种责任感和义务担当是对的,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蔡育贤:人们常说师有师德,医有医德,人有人品,画有画品,画如其人。

杨华:也有人论为画是玩出来的,这个玩字是高级的玩,是雅玩是一种艺术素养。

蔡育贤:但我是认真的,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画画。一定要做好画好,而且书画艺术和市场挂钩的,不敢随意玩坏,不能欺骗消费者,要对藏家负责,要对自己作品负责,不能玩砸了自己的品牌。

杨华:是啊,你被藏家收藏的每一幅画,要对得起藏家,也对得起自己辛劳所创作品,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蔡育贤:所以对自己的绘画艺术态度要严肃,不管将来画到什么程度,根本不去想将来什么名什么家,这些不是想来的,我只要过程,画得成败结果将来自有评说。

杨华:我看你有的虎画简约,有的笔墨很丰富,留白效果也很好呀。

蔡育贤:作品繁简留白都是根据画面构图创作时的情感而有感而发,有时候激情上来了一挥而就,就意笔简画了,有时候空闲时静下心来就精工细雕画些写实的了。作为一个画家对所画的内容表现手法要多,所以我还要不断实践和探索。

杨华:你对陆一飞老师的影响力是怎么看的?或者对你个人影响如何?

蔡育贤:我是学生不敢评说老师,陆老师走的太早太痛惜了,他的绘画成就还没有像他老师陆俨少那样确立起来。陆老师前期作品有吴湖帆吴门画风,后来又有陆俨少陆派风格,在综合两位大师的基础上又结合他自己的版画元素和现实写生形成自己的新风格。

杨华:陆一飞师承了南北两位宗师,吴湖帆可谓传统艺术的最后一位大师,陆俨少可谓当代山水画巨匠,你说对他影响能不大吗!

蔡育贤:所以有人说我老师名气不够大的原因真是这两顶"帽子'太大罩住了他。我认为老师要是活到现在影响也不会小,他是个与时俱进,勤奋实践,探索创新的当代画家。

杨华:听说你陆一飞老师山水画中有不少现代建设题材这在当时改革开放时期是很前卫了。

蔡育贤:这是当代艺术家用文艺歌颂社会的责任感,艺术服务于人民,我老师是党员画家,所以走在前面啦,他视野很开阔,勤于采风生活,画了大量城市风貌,也画了不少反映家乡农村新貌,及国外异国风情,还出版了写生集,他的城市风貌足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度,他是紧跟时代的一位画家,离开时才74岁,走的太不是时候。

杨华:是什么病?

蔡育贤:心脏病突发,对家乡满腔热情的爱,赴家乡写生办画展太累了,所以说画家画画有时也不能太疲劳。

杨华:你老师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上海只要提到大小“陆yifei”,大多数人都知道。

蔡育贤:是啊!

杨华:我一直以为陆一飞传统山水画得好,不知道他当代山水如此有新意,建筑题材画得这么出色。

蔡育贤:以后我会发些他这类作品给你看看。

杨华:刘旦宅先生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蔡育贤:我就是一种崇拜,喜欢他的画,他的人物仕女画得美,文人雅士画得潇洒,线条色彩漂亮,但我不能什么都学而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他的动物,他的马线条洒脱,他的猫笔墨灵动,都是我学习的参照物。比如我画的白虎就是参考他的留白画法,他虎年挂历里曾画有一幅白虎,用山石松树为背景衬托白虎,对我影响很深。

杨华:刘旦宅先生的画是文人画,而且很传统。

蔡育贤:是的,刘旦宅先生笔墨功夫很深,特别是线条好,我画虎讲究线条造型虚实兼用,就是受刘先生影响的。

杨华:我看过你的《浅谈虎画艺术》,下面谈谈你画虎的风格吧。

蔡育贤:我画虎与其他画虎名家不一样,区别在于当今画虎不外乎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北方多以工笔来画虎,用细毛法很写实的方式表现虎的皮毛质感,而大写意画虎则是水墨色块表现虎的结构,讲究笔情墨趣有夸张之感,意笔造型不求形似。我则游离于两者之间以兼工带写手法,以自己山水画功底用画树石的皴擦法来表现虎的结构厚度和毛质感,这就是我的风格,和他人不一样,我在造型上是写实主义,在笔墨技巧表现手法上也讲究笔墨情趣,既继承传统的但也求探索创新法。用虚实灵动的线条为虎造形,用皴擦法表现虎的皮毛质感,用墨色染出明暗结构,用传统皴笔泼墨等笔墨技巧都用上,画出虎的形神,包括骨骼肌肉,古人说画虎难画骨。

杨华:那骨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蔡育贤:骨头不是画出来的,是利用画虎纹皮毛结构突出虎骨,如画虎肩虎背虎臂胯甚至虎尾都可以体现出骨感。同样写意虎用墨色明喑突出虎的结构,用泼墨泼出气势来,线条有力有骨法用笔之感。

杨华:虎画配景也很讲究吧?

蔡育贤:当然,有的画虎不配景就落款,如书法好,题长款也很有味道,文人书画一体。但书法不行,落款又没配景,人家会认为这是半成品。哪怕你随意添几笔狂草也得让人看出笔力功夫。我画虎能有今天成绩,不光得到前輩老师的指导,也得到许多同道画家们的支持,好多画家曾为我虎画配景和合作。

杨华:报几位名我听听?

蔡育贤:早年黄浦画院院长胡振郎山水画家就为我虎画补过景,还为我百虎长卷题过字。还有苏春生王守中都合作过。

杨华:谁先画?

蔡育贤:有时现场笔会合作,一般我先画虎,后有山水画家配景,有时人物配虎就由人物画家,先画好人物我后配虎,我有幸和老师同輩的画家毛国伦先生合作过《罗汉伏虎图》,还和徐有武,吳学才两位人物画家合作过仕女配虎《吴彩鸾跨虎入山图》。

杨华:正常山水不太好配虎画,配得不协调意境出不来。

蔡育贤:是的,如虎画大了山水配景不能画全景,只能画局部近景。否则感觉虎在盆景里。配山水要比例协调,要让虎身临其境,要有意境,配景很讲究,不是画几棵,松添几根草就行的,要突出气势。

杨华:張善孖的虎你临摹过吗?

蔡育贤:没有,虽然他是民国画虎大家,又是张大千二哥名头很大,可谓近代画虎宗师,大风堂弟子也不少,但我更喜欢天津的刘奎龄刘继卣父子的虎画。

杨华:为什么?

蔡育贤:没有理由,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没办法,这是审美感觉。張虎是传统表现形式,有明清时代面貌,二刘的笔墨更适合我,有现代感,他父子把西方的色彩和透视元素和写生结构结合在画里这种风格新颖,也适合当代青年学习。

特邀美审:林曦明

文字书录:窦豆

美术编辑:康师

《杨华访谈》创立于公元年。是由《海上画坛》报刊传媒和“东方艺术风云榜”联合打造的上海都市文化品牌,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勇做探索先锋,侧重邀请艺术界极具代表性嘉宾入座,直面他们艺术人生,揭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透视其艺术造诣,揭秘当今艺坛风云人物。

告诉你: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并不是他们的传奇故事,而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他们用心血捍卫着艺术的尊严,用不平凡的事迹振憾着人们的心灵,历史永远铭记着他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