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和成功哪个更重要孩子之间的竞争就是父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凭借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大气端庄的主持风格,赢得了一众粉丝嘉宾的热赞。更是连续十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前三甲,可以说,她是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可这样一个优雅淡定、从容不迫的人却在提到童年父亲的教育时潸然泪下,坦言父亲给她留下的“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对我非常非常严厉,我有一度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可是当我长大才知道,每一个父母都会倾尽所有去爱自己的孩子......”董卿透露,父亲在其童年时非常严厉,“每天早上要我到操场跑一千米,而且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还不让妈妈给我做新衣服。”这样的童年“阴影”,对于当时还是小女生的董卿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杀伤力。在知名作家白饭如霜的小说《傲骨》中,就有这样一位虎妈——高佳妮,为了创业,孩子出生后便送到了父母处,直到孩子读小学时才将他接到身边。在孩子接回身边没多久,全副身心扑在工作上的她,有一次出差归来已是深夜。懂事的儿子为她端来一碗糖水鸡蛋,并欢天喜地地告诉她,这是他在阿姨的指导下亲手煮的,请妈妈试试看好不好吃。此情此景,换成任何一位平常的母亲,都会感动到热泪盈眶,将孩子拥入怀中,细细品味那一碗糖水的甘甜吧。但高佳妮不是平常的母亲,她接过那碗糖水,冷冷地凝视了几秒碗中的鸡蛋后,随手将其倒在了地上,她对儿子说:“现在是十二点半,你应该去睡觉,明天才有精力上学,我不需要你为我煮宵夜,我生你出来,也不是为了当厨子。”高佳妮偶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坐标,其中包括了她对儿子唐洛的定位和要求。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尝试过去亲近她,母子间的相处,没有温暖的陪伴时光,有的只是各自的忙碌和冰冷的规矩。白饭如霜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想象力丰富,文笔幽默诙谐,读来常令人捧腹不已。代表作品有“猎物者”系列、“十号酒馆”系列、“狐说”系列,还有《家电人生》《爱情只是回来说再见》《傲骨》等。一、唯独锻炼自己到极限,才能免于堕落——我们真的有必要把孩子培养得尽善尽美吗?不得不说,高佳妮在事业上是极其成功的,创立了业界传奇的大公司,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充满温情的拖泥带水,有的只是杀伐果断。包括对儿子的教育。唯独锻炼自己到极限,才能免于堕落——这是高佳妮的原话。她所说的锻炼,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头脑的。她的儿子唐洛,四岁开始学琴,六岁开始学高尔夫、近身格斗和围棋。钢琴训练口耳手脑的协作,高尔夫专注于目标的实现,近身格斗培育一个人最大限度上对生理反应进行自我控制,而围棋带来纯粹的脑力发育。高佳妮认为这些训练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以高佳妮的财富,完全可以将儿子送去贵族学校,但她却坚持将儿子送去公立学校,因为“他必须要有机会看到真实的世界”。学校很好,但没有好到高高在上。一起上下课的同学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家里干什么的都有。由此可以看出,高佳妮对儿子个人发展的设定近乎完美。孩子想要什么,她没有问过,也不在乎。所有的一切按部就班地沿着设定的轨迹向前运行。直到唐洛在十七岁那年去了洛杉矶读预科,准备第二年去伯克利读商科,家里已经将一切都帮他安排妥当。却不想出了国的唐洛竟然不动声色地去报考了音乐学院,在得知家人强烈反对并且要带他回家时,他选择了不告而别。那一刻,高佳妮对一直以来信奉并努力践行着的教育信条开始动摇,在面对孩子的不告而别时,让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以为的对,或许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于是,她选择了放手,并且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去和儿子一起度过一周快乐的假期生活。只是,这份迟到的母爱似乎并未得到儿子的温情回应。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每个生命的成长都有自己的固有逻辑,没必要把孩子培养得尽善尽美。固执的孩子内心都有“小宇宙”,一旦点燃就会爆发。有的孩子可能天生会排斥家长的教育,但外来力量往往能改变他们。孩子始终在成长,家长自己要放宽心,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家长没必要把自己的教育塑造得无可挑剔。要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二、究竟是给孩子童年的快乐重要,还是长大成人后的成功更重要?每每说到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就会自成两派各执一词,一派认为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宽松快乐的童年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更是铸就孩子人格的最佳方式。另一派则认为,相对于童年的快乐,长大成人后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自由式成长不过是不愿付出的父母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孩子就该给他一个规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快乐与成功,哪个更重要?是遵从自由成长还是奉献惟有读书高?这是教育中一直存在的最大的争执,这么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无法说服谁。董卿的父亲曾是个贫穷的农村孩子,靠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考入复旦大学,从此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对女儿董卿也怀着同样的期望,从小就给董卿定立了家规:不许照镜子;每天抄写、朗读、背诵古诗词,寒暑假依照开列的名著书单读名著;每天早晨跑步米锻炼身体;读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都要去勤工俭学。董卿曾说过,“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不得不说,这个习惯得益于他父亲定立的那条每天阅读的家规。即便是董卿最后的成功,也脱不开自小父亲逼迫她养成的那份坚持到底的性格。董卿在感慨是父亲的严厉让她学会了坚持之前,一定是觉得委屈的吧?那一句,“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透着多少辛酸和对父亲严厉的不解。唐洛在面对母亲高佳妮的苛刻安排,被迫去接受各种训练时,往往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内心却在燃烧这狂热反抗的火种,一定要逃出去,从这一切折磨与压迫之下逃出去,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在心中激荡。明明是个被父母期待着能在精英竞技场大展身手的富家少爷,自我定位却变成了斯巴达驯兽场里暗下决心的奴隶。众所周知,孩子的兴趣总是变得很快,当对一件事情失去了兴趣之后,没有外力的督促,孩子是无法对一件事保持长性并去坚持到底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横加干涉”。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很简单,只需要顺着孩子,给她足够的自由,让她做喜欢的事情。而相较于快乐,选择成功的父母,需要走的却是一条布满情绪荆棘的道路。他们需要面对孩子的不理解、憎恨、甚至是内心里的强烈反抗,并且这种不友好的情绪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其实,当我们在讨论“究竟是给孩子童年的快乐重要,还是长大成人后的成功更重要”这个问题时,究其实质是在讨论东西方教育究竟谁更可取。有中国虎妈之称的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在中国和美国式教育方式上取得平衡。三、所有的极限施压,伴随的往往都是成长美国人特别强调对孩子的尊重,他们常常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结果孩子很轻易地就选择了放弃,因为没有什么人天生就喜欢努力,孩子们也宁愿张开双臂去拥抱轻松。蔡美儿教授在《虎妈妈的战歌》一书中讲述了自己为了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坚持让孩子们学习古典音乐,因为弹钢琴、拉小提琴不会让人在溺爱中走向堕落、懒惰和粗鲁。在书中蔡美儿对女儿们的基本要求是这样的:除了体育和戏剧课,所有的课程必须得第一名;不能碰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乐器;不能玩电脑游戏;不能自己选择课外活动,等等。此外,她还规定孩子们必须在家里说中文,必须按时上中文课,必须常规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看蔡美儿对女儿们的严厉与白饭如霜笔下的高佳妮有得一拼——订立规则,并且在一开始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的机会。蔡美儿认为,西方父母对孩子的自尊担忧过多,但是作为父母,最不利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就是你眼看着他们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而不作为。她的两个女儿,从跨进学校大门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就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姐妹俩差不多从3岁开始练琴。姐姐索菲娅14岁就把钢琴弹到了世界音乐的圣殿——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大厅;妹妹路易莎也在12岁那年,坐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头把交椅。高佳妮的儿子唐洛在一次空手击败持枪歹徒时,顿悟了妈妈当年常说的那句,“唯独锻炼自己到极限,才能免于堕落”。那一刻,他理解了妈妈的一片苦心,接手了妈妈创下的基业并全心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董卿对父亲的理解是在大一放假回家,那天一家三口难得下餐馆吃饭,父亲突然举起酒杯说:“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个歉,我想了想,这么多年,我对你有很多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听到这里,董卿哭了,从不喝酒的董卿,那天跟父亲喝了一瓶白酒。那一刻董卿突然理解了父亲,她说,“我父亲自己的经历,让他笃信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父亲是个很严谨、很坚忍也很善良的人,很庆幸自己继承了他的这些优点。”其实爸妈的“虎”,严厉只是表面,每一位虎爸虎妈的内心,饱含着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盼。所有的极限施压,伴随的往往都是成长。尽管我们不愿意看到孩子过早地背负上压力,但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有人戏言,孩子之间的竞争就是父母们教育方法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在白饭如霜的《傲骨》一书中,不仅有“虎妈”教育的成败得失,还有关于爱情,婚姻和职场的深刻剖析,诚如书封上陆琪评价的那般,这是一部教你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如何去信任的作品,它有超越现实的情节和令人惊讶的人生谶语。如同书中所说:正确的路在哪里,很多时候一目了然,只是走起来毫不例外,都太难了。而这部作品,恰好是在说如何去走那条艰难而正确的人生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