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汪曾祺先生在书桌前写下江南的冬天,是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与白雪。年关将近,人们洗帐子、舂粉子、搓圆子、踢毽子。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是的,春节又要来了。但那种古老的人际生活和生产关系,已经逐渐消失了。
如你所见,彩虹合唱团刚出了新歌《春节自救指南》,他们说这是专治父母逼婚、亲戚围堵、熊孩爆炸、隔壁老王等春节顽疾的神奇药丸。不得不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情绪的集中体现。
在当下,春节的意味变得复杂。在亲情人伦之外,它更是一个婚姻观念与生活方式、城乡与代际,冲突碰撞的场域。一个一言难尽的名词。
家人团坐的过节方式也变了,有一些人主动选择不再回家过年,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归家。我们访问了几个在国外度过春节的年轻人,看看他们的怕与爱。
文|金钟
编辑|金焰
头图|视觉中国
01
豆儿小西新婚夫妻“我俩一合计,谁家也不去了,别搞到最后大家都不高兴。我们就准备去日本过春节。机票很贵,往返一个人要一万多,我们咬咬牙还是买了。”
网上说,春节到谁家过年,是当代夫妻的终极烦恼。有人为了这离婚,有人得了抑郁症。我总觉得不至于,但去年我俩结了婚,才感受到了过来人的痛苦。
我们都是北京人,也都是独生子女,恋爱5年结了婚。往年过年都挺好的,各回各家。今年双方爸妈却老早就问了。
我们试着排了一下行程,如果要双方都照顾到的话,得年三十晚上去男方爷爷家吃饭,然后再去女方奶奶家露个脸,再回到男方爷爷家。初一再去女方姥姥家,初二再去女方奶奶家。这还不算七大姑八大姨的。头都大了。
而且我们爷爷奶奶都八十多了,平常我们工作也忙,见的机会不多,所以过年这时候,他们格外希望小夫妻能一起回去。
我这还算好的,我闺蜜和她老公老家不在一个地方,结婚4年了,过年回谁家的事还没有解决。去年俩人讨论了好几个月,互不松口,最后各回各家了。过完年回来,俩人还冷战呢。
我俩一合计,算了算了,谁家也不去了,别搞到最后折腾了好几天,结果大家都不高兴。我们就准备去日本过春节。机票很贵,往返一个人要一万多,我们咬咬牙还是买了。
据说,现在东京的热门购物区都挂了大幅的中文迎春横幅,来吸引中国的游客,也是有过年的气氛的。除夕那天,我们可能会去东京的池袋,那边是华人聚居区。不在家过年,也要吃点饺子。
回来的时候,打算给老人们多带点礼物。回来再和老人们撒个娇,说点儿好听的,把这个难关给过了。
02
棉棉留学生“我:爸,我就是给你拜个年,过年好哈。
我爸哈哈一笑:好好好,那我遛狗了,你好好玩啊。”
犹记得,我和小伙伴们在英国过的第一个年。一起打开电视包饺子看春晚,大张伟在神经病一样跳着倍儿爽,我们围在一起吐槽,其乐融融。
不多时,一个小伙伴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又一个小伙伴接到了电话,又一个……10分钟后,她们相继打完电话回来了,都很想家,有的还哭了,真是见者落泪。
于是我也拨通了我家的电话,嘟了十几声都没人接。我默默压掉电话,「不,要振作,没关系的,一定是他们去姥姥家过年了。」然后我又拨通了我爸的电话,嘟,嘟,嘟……
7声过后,只听我爸在对面:您好。我:爸,我呀。
我爸:噢,你好,什么事?我……强行把话题接上:爸,我就是给你拜个年,过年好哈。我爸哈哈一笑:好好好,那我遛狗了,你好好玩啊。
爸爸!为什么你一点儿都没有思念你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不!一定不是这样,只是因为我爸他心大而已!让我给我妈打电话试试看!
于是我拨通了我妈的电话,没有嘟,马上就要接通了。结果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声: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小伙伴儿们纷纷(嘲笑)安慰我,在大家的鼓励(嘲笑)下,我拨通了我姥姥家的电话,这回通了。接电话的是我姥姥。
我问:姥姥,我妈是不在你家呢?姥姥:在呢,她打麻将呢。
我:她为啥压我电话还关机?姥姥:她说她手机没电了,为了省电。
我:……那姥姥,你让我妈接个电话呗。然而,万万没想到,我妈,我亲妈,从遥远的那头,喊了一句,声音大得我的小伙伴们都听见了,「不了不了,你跟她说我不接了,忙着打麻将呢……哎!胡了!自摸八万看见没?」
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这就是我留学他乡过年唯一的感受。
03
哈茶小学老师“我压力山大,果断出走。但我不是朋友圈里唯一一个出国躲逼婚的人,我31岁的女同事也去了泰国旅行。”
年春节,我「逃」到了泰国普吉岛。
我是温州一个乡村小学的语文老师。那时我工作满7年了,还没把自己嫁出去。
时值年边,80后剩女,你懂的。母亲大人从好言相劝,到人身攻击,再到人格侮辱。一会儿感化,「你妈妈老了,多想你生个娃给我抱抱」,一会儿质疑「你说你怎么回事?没有男的看上你吗?一点魅力都没有吗?」
我压力山大,果断出走。但我不是朋友圈里唯一一个出国躲逼婚的人,我31岁的女同事也去了泰国旅行。
在普吉我玩了8天,每天睡到自然醒,吃了海鲜,逛了古镇,喝了奶茶骨头汤,看了碧海蓝天。
那边也有很多华人,春节期间街上同样有灯笼和春联。除夕那晚,他们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而我,在岛上的几个华人家里吃了火锅。他们没有看春晚的习惯,但是进行了另一项活动——麻将!尽管在泰国这是违法的,但他们还是会偷偷打。是的,这很中国。
不过,回国了还是得面对艰难的一切。找对象没有那么简单。我周一到周五住在学校,周末才回家。朋友圈小是另外一个原因,男性朋友本就不多,学校三四年没有单身男老师加入。算上校长,学校一共28个人,其中单身女教师就有10个。
后来出于各种原因,我和前男友复合了,耳根子一软,在年底结了婚。但我依然觉得,婚姻不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找不到合拍的,没必要赶着结婚。我相信一句话,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
然后呢,你猜?我妈从催婚,变成了催生。
04
Vincent伦敦餐厅经理“伦敦有欧洲最大的中国城,那时候每逢过年,我都会故意避开它。因为只要你一走进中国城,就会感受到强烈的过年气氛,会特别特别想家,心里会很难受。”
我是福建人,来英国13年了。13年里我一直没有回家过过年。最开始是因为学业很重,毕业之后在这里参加工作,中国的春节英国不放假,没有办法回去。
刚到伦敦那几年,我过得很辛苦,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打工挣生活费,晚饭经常用泡面就对付了。伦敦有欧洲最大的中国城(唐人街),那时候每逢过年,我都会故意避开它。因为只要你一走进中国城,就会感受到强烈的过年气氛,会特别特别想家,心里会很难受。
毕业之后,我到了中国城工作,现在在一家火锅店做经理。春节快到了,现在外面很热闹。满街都是灯笼,家家贴上了对联、福字。整条街都是红彤彤的。
过年那天会更好玩,会有盛大的游行,大家敲锣打鼓,街上的武馆会组织员工舞龙舞狮,我们在店铺门口挂上树枝和红包,他们会来拿走,是为「采青」。每年这一天都吸引超过10万人来看。有时候英国王室也会过来。
但这两年,科技发展了,还多了个新年俗,那就是支付宝扫福。唐人街是福字贴得最密集的地方,你会看到街上好多举着手机到处扫福的人,不只是中国人,一些外国人也会去扫。因为往年集五福的人都挺多的,今年我们店里老早就贴上了福字,贴在窗玻璃上,好多人路过,也会来扫一扫。也算是我们和大家的一种互动吧。
每年除夕夜,我都会在店里呆上一会儿,看看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不能回家。包括一些到英国来玩的中国客人,持续吃了一段时间的英国食物,也会不习惯,跑到我们店里来吃火锅。他们大多数会点麻辣锅底,有些南方沿海的客人,会点乌鸡汤底。中国胃是很难改的,是家乡的烙印,你能从他的口味,推测他的来处。
我小时候对于过年的记忆,就是亲朋之间会互送橘子。因为橘子写作桔嘛,桔字和吉字又相近。我们一直都比较相信这个。所以我现在过年也给店里的顾客送橘子。希望不远万里来到英国的大家,都能平安、吉利。
05
木田小花交换生“去年过年,我去一家鞋店买鞋时,看到店里贴了张A3纸大小的红色海报,用简体中文和印尼文写了句「用汉语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就能打7折」。”
我是北京人,年去了印尼留学,在雅加达过了个新年。在印尼,所有民族和国家承认的节日都叫「红日子」,会放假,中国的农历新年也一样。
印尼农历新年的气氛超浓,特别是雅加达老华人区Glodok那一带。12月起,满大街都可以见到卖年货的,华人的住宅前挂上红灯笼、年画、对联等,很喜庆。到了过年那几天,附近的佛寺、孔庙、宗族祠堂都有庆祝活动,很多人都去烧香拜佛。
年初一那天,我约了朋友去mall里「逛吃逛吃」。mall里很热闹,大多店铺都放着汉语新年歌。大多年货偏港风,比如老式华文挂历、老式年画、招财猫、纸包中药、纸包点心,逛街的时候有种置身于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的错觉。
我刚到印尼时,他们的移动支付还不发达。付钱都是放在盘子里,一张一张数。我从国内的环境里过来,挺不习惯的。但现在慢慢好些了,巴厘岛已经有了支付宝,如果去旅行就可以用。我的朋友们今年要去那边过年,也可以吃饺子、扫五福。
去年过年,我去一家鞋店买鞋时,看到店里贴了张A3纸大小的红色海报,用简体中文和印尼文写了句「用汉语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就能打7折」。我心算了一下,「7折!便宜了十几块人民币!」
我超开心,觉得会说汉语太棒了。其实我还纠结了一下,汉语到底指的是国语、粤语还是闽南语,因为在印尼这3种语言都很普遍,后来我想起有一次在印尼买拉丁舞鞋,刚开始跟店主讲印尼语,后来发现他们居然都会说普通话,我就用着我的北京腔,鼓起勇气去买单。
付钱的时候,店员并没有要求我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很快给我包装好鞋,并打了折。我出了店门,想了一下,大概不会说汉语的也能打折吧。但这句话实在太有年味了,我就回头冲着店员用汉语喊了句「恭喜发财!」
没看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