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编者按
弘扬先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浓厚社会氛围,市委宣传部在各区市广泛开展了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评选和推荐活动。现将年全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典型事迹予以刊发,用鲜活的榜样、身边的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爱德
11年无偿献血余次毫升
杨松:一位普通村民的“献血人生”
父亲生病期间曾经接受过爱心人士献血,后来,他成为献血者,走上了“献血人生”。他就是福山区门楼镇诸留杨村村民杨松,11年无偿献血余次,多个治疗量、共毫升。
52岁的杨松一米七的个头,体重不到65公斤。他在一家包装厂上班,干一天休一天,好的时候月收入三、四千元,平时种些樱桃、芋头、地瓜,更重要的事是照顾好曾患脑梗的母亲。
家境并不富裕的杨松,是如何与无偿献血的结缘的呢?“我父亲年患血液病住院,在困难关头,有好心人为我父亲献过血。我心里很感动,当时就想,有机会我也要帮助别人,把爱心传递下去。”杨松告诉记者。
这份感恩之情,一直萦绕在杨松心头。年的一天,杨松在街上偶然看到了献血车,心里一阵暖流涌起,他当即决定,把自己的鲜血捐献给需要的人。
“第一次献血时,看着鲜红的血液流进血袋,想着这是对帮过我父亲的好心人的回馈,便觉得欣慰。”从那时起,杨松的“献血人生”正式开启。
“刚开始听说我无偿献血,有很多亲友不理解,但是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适量献血对身体没有任何危害。”杨松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已经52岁,但很少感冒,献血后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
“一年只能捐献两次全血,如果单纯捐献血小板的话,每半个月就能捐献一次。”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杨松会定期捐献血小板,11月15日他刚刚去献过血。每次献血,杨松都要从福山北五路坐33路公交车到烟台市中心血站,路上得走一个多小时。
11年,次,毫升血液。杨松这位老实普通的农家汉子用热血与激情书写出了不平凡。
“生而为人不能太冷漠,不能让任何一个病人因为无血可用而失去生命。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但若能影响周围哪怕两三个人,也值得去做。”工作之余,杨松会向周围的同事宣传献血知识,消除大家对献血的疑虑。
年,杨松加入福山区红十字会红色爱心之家志愿者队伍。只要有时间,他就到福山采血点参加志愿服务,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为前来献血的人们提供服务,并结合自己的献血经历为人们答疑解惑,努力缓解初次献血者的紧张情绪。
杨松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银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奖。如今,参与献血和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杨松说,献血年龄放宽到了60岁,他争取一直献到60岁。(YMG全媒体记者邹春霞通讯员高明摄影报道)
引领捐助上百万元物资,长期帮扶余人,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于利:扶老助幼,用微光点亮希望
为孤寡老人安个家,为贫困儿童建小屋。风里雨里,学校门口雷打不动有他和队友的身影,烈日寒风,阻挡不了他上山下乡的脚步。
他叫于利,一名“80”后志愿者,现任海阳市城北善道公益发展中心主任,海阳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海阳市义警协会会长。从事公益事业7年,他带头出资成立城北善道公益发展中心和“于利个人基金”,带动引接爱心物资金额达余万元,先后打造雷乡益修、为您安个家、一杯姜茶·温暖海阳、希望小屋、关爱弱势孤寡老人、幸福来敲门、爱从头开始、关爱折翼天使励志助学等10个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我是个父亲,也是个儿子,每次看到那些缺少关爱的孩子和无依无靠的老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利说。年,“希望小屋”在海阳诞生,于利率领城北善道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承建了40个,从小屋的摸排、设计、选材、建设、配套到后期维护以及对孩子们的陪伴,都亲力亲为。
于利第一次见到小豪(化名)是刚开始摸排走访时,孩子体格瘦小,衣衫破旧,很怯懦,不爱说话。于利记得当时小豪家里的样子:地面是泥土的,墙面是用挂历纸贴的,顶棚钉着炝满油烟黢黑的塑料纸,炕上堆放着脏乱的被褥。小豪平时姥姥一起住,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为治病欠下大量外债,父亲要照顾家,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做些农活维持家用。于利当即决定一对一帮扶小豪整个家庭。很快,“希望小屋”打造好了,此后的周末和节假日,于利把原本陪女儿的时间,全部用在小豪身上。第一次进理发店、第一次进浴池、第一次进饭馆、第一次旅游,最令小豪难忘的是第一次吃上了生日蛋糕。那天晚上,孩子含泪告诉姥姥:“这不是叔叔阿姨,我要叫爸爸妈妈。”
一手撑起孩子的童年梦想,一手托起老人的晚年幸福。近年来,于利带领志愿者跑遍海阳的18个镇区街道,为20位低保老人建立档案,进行“水电气”安全改造、居住环境改造,并组织志愿者定期回访,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开展人性化帮扶。开展品质城市建设、文明交通、抗击疫情等志愿服务活动千余次,捐出物资金额达余万元,“一对一”长期帮扶余人,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个人累计时长达余小时。于利先后被授予“海阳道德模范”“烟台好人”“最美志愿者”“村村都有好青年”“扬帆助学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城北善道被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品牌中国》授予“.7.20郑州/新乡抗洪救灾爱心团队”,先后荣获全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烟台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优秀义工组织”“优秀义工团队”“海阳市巾帼楷模”“烟台青年文明号”等荣誉。(YMG全媒体记者庞磊通讯员阎婷刘晓梦刁丽娟摄影报道)
线上线下爱心助农,两年为滞销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16万斤
彭寓:志愿服务让“金太阳”熠熠生辉
蚕庄许梁家庭农场销售8千斤蜜薯、东良村果农销售4千香梨、观上陈家果农销售4.5千斤黄金桃、苇都万家果农销售4.5千斤白仁桃、夏甸镇果农销售3千斤秋桃……这是招远市金太阳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彭寓在“公益助农乡村振兴”账单上记下的“爱心账”。据统计,在彭寓的积极组织发动下,金太阳志愿服务中心多名队员通过线上线下爱心接力公益助农活动,两年已为滞销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16万斤。
辛庄镇东良村的张天振老人栽培了多年香梨,凭着过硬的栽培管理技术,每年都能收获累累硕果。受疫情影响,今年香梨虽获丰收,但销路不畅,积压严重。张天振老人辗转联系上了招远市金太阳志愿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了张大叔种植的香梨品种及产量后,彭寓第一时间组织助农小分队开会讨论通过助农行动,并在金太阳农帮邦商城平台上架了香梨,积极在金太阳各大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