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快速腾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给一大批企业家带来了机会。在三十年前,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在诸多的领域中国都是落后于世界市场,有些领域甚至是一片空白。
比如我们时下耳熟能详的乳酸菌饮料,在那时是没有同类的产品的,甚至于国人都不知道还有这种饮料。在这种情况下,李途纯来到了深圳,并结识了盛延陵。盛延陵是一个学者,但是他的手里掌握有一项先进的日本乳酸菌技术。两个人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最终决定合作建厂。
说到这里,笔者要加点题外话。在去深圳之前,李途纯曾经借了10万元做生意,主要就是经营挂历买卖。很不幸的是,李途纯的创业生意失败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李途纯去了深圳,说来那个时候的他,去深圳多少也有些躲债的意味。或许结识盛延陵,并且能够合作做生意,就是所谓的天无绝人之路吧。
言归正传,由于李途纯先前做生意失败,导致其背负了大量的债务,因此李途纯打算拼搏一次。再次找到了先前借钱的银行,以近乎无赖的方式再次拿到了银行的借款。
经过了一番艰苦的运作之后,厂子好歹是建立了起来。厂子建立好之后,生产出的产品取名为“太子奶”。虽然产品不错,但是缺乏渠道也不行,而且品牌也不够响亮。此时,李途纯决定用众筹的方式让太子奶上央视。一番准备之后,李途纯成功了。
已经小有名气的太子奶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短短的时间内就打通了国内市场。到年,太子奶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亿元。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李途纯多少有些“飘”了,高估了市场的承受能力。
太子奶通过固定资产抵押等方式,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在全国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不仅如此,太子奶还向其它的领域大规模的进军,包括童装、化妆品、餐饮、传媒等多个领域。
短期内过快的扩张,使得太子奶的资金出现了问题。在这时,国际的金融巨头英联、摩根、高盛,像是嗅到血的鲨鱼般,迅速的找到了太子奶,纷纷表示想要投资太子奶。
在各有所需的情形下,双方一拍即合。并签一下了一份对赌式的协议。然而老天似乎给他们开了个玩笑,在他们踌躇满志的时候,乳制品的原材料在年突然的上涨,而且涨幅很大。素来不重视营销渠道的太子奶,在此时不得不临时抱佛脚,给经销商以各种返利以及承诺。
然而,又一个雪上加霜的事发生了,年“三鹿事件”爆发,太子奶受到了致命的一击。由于没有完成当初的承诺,李途纯不得不将手中的股份交给了三大行。而此时的太子奶已经走到了绝境,无力回天了。一代著名饮品就这样退出了市场。
李途纯在回忆中常说到,他没有经得住资本的诱惑,是太子奶破产的主要原因。身处年的我们,回看太子奶的历程。不禁感叹,在重视企业扩张的同时,也要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企业发展更要一步一个脚印。